浙江省舟山市普陀财政:“三抓手”拉动企业科技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
2020年以来,普陀区财政局立足高质量发展,围绕“创新普陀”建设,以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优化创新平台资源、强化智力协同支持为抓手,不断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引导全社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一、研发驱动,助力企业自我赋能。率先全市实施企业研发中心认定管理办法与研发投入后补助政策,结合高新技术企业25-30万元奖励、所得税减免等“双倍增”财政激励政策,促进高精尖要素向企业集聚。全年共奖励24家研发投入强度达标企业310万元,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共3.2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有研发活动企业92家,同比增长96%,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全年培育省级、区级企业技术中心84家,集聚科技人员600余人。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省级科技企业60家。全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幅38%,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26%。
二、平台牵动,集聚企业优势内能。投入450万元,围绕海洋特色,加强新建平台与已有平台整合,打造高新技术产业聚合科创孵化平台集群,以优势要素集聚助力重点项目孵化培育。优化大健康产业园和普陀海洋高科技园软硬环境,园区2家企业新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引进企业9家,实到注册资金6647万元。陆港电子商务产业园获评省级众创空间,水产服务综合体全省首创“水产券”模式,名贵鱼网箱养殖星创天地获评省级星创天地,智慧渔业科创园入选市级科创园培育名单。全区科创园区承载面积13万余平方米,集聚孵化创业企业300余家。
三、高智带动,注入企业转型动能。投入1300万元,支持企业通过强化院校企合作、引进人才等方式借智科技创新,全年实施科技项目181项。集聚区域协同创新力,依托在舟高校支持创新发展座谈会等平台,构建院校地合作长效机制,联合开展工厂智能化改造、鱿鱼高效光诱技术与捕捞装备研发、新型海洋特种涂料生产基地、中药临床前药效评价中心等项目,转化发明专利项目10项。壮大人才队伍,通过顾问指导、短期兼职、柔性合作、创业比赛等载体,引进银龄工程师4人、“高精尖”人才4人、大学生559人,并通过举办第五届生命健康创新创业大赛上海分赛,引进“5313”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项目10个。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1年0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