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财政:“抢、增、重”三步走
支持海洋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2020年,舟山市财政局围绕“创新舟山”建设,加大资金投入重点支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开展科研攻关活动、优化科研环境条件等,建立企业研发投入奖补政策,在财政收支总体紧平衡状态下,财政科技专项资金增长44%。1—10月,下达省、市科技发展专项资金1.34亿元,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增幅、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均位列全省第一。
一是抢先机,建立智慧海洋平台。支持谋划建立高能级创新平台,围绕“机制—装备—产业化应用一体”的海洋科技研发特色思路,支持成立开放协同、混合所有制的东海实验室,大幅度提升舟山在国内海洋科技创新领域的战略地位。1—10月,全市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10家,新增入库高新技术企业60家,入库申报数为历年新高,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91家,累计1009家。
二是增扶持,优化科技创新环境。配合出台《舟山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首次提出企业研发投入的奖补政策,在5个领域启动实施“科技+产业”行动计划,优化财政科技支出结构,确保人均科普经费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多层次科研经费投入体系。落实全市2019年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额达10.17亿元,同比增长27.76%。
三是重攻关,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实科技成果奖励和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相关财政扶持政策,全市组织开展重点技术攻关项目34项,实施发明专利产业化项目36项,实现技术交易总额达13.32亿元;5项科技成果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科技成果获2020年省技术需求“张榜招贤”大赛现场赛二等奖,4项科技成果亮相2020长三角一体化创新成果展。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