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财政:坚决带头过紧日子
省本级率先开展差旅费包干报销改革试点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求,积极引导各单位树立节约意识,坚决带头过紧日子、坚决控制一般性支出,本着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解决问题、优化管理、提升效益的原则,浙江省研究出台了差旅费改革措施,实施双轨制运行,出差人既可以采取原报销方式报销差旅费,也可以自主选择包干制报销办法。包干制报销的包干范围包括住宿费、城市间交通费等,分项核定标准、总额包干使用,实现财政节支和个人激励双赢。据悉,目前中央和部门省市也在研究差旅费包干制方案,但尚未出台,浙江省为全国首个实施包干试点的省份。
一、传统差旅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方式传统,不便于出差人员自主安排交通及住宿。一是出差人员需按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在住宿费限额标准内选择住宿场所,不同级别人员一起出差需乘坐不同等次车厢,有时甚至住在不同宾馆,既不方便也影响工作。二是各项费用在标准内报销,相互之间不能调剂,不便于出差人员根据需要灵活安排住和行。三是公车改革后,利用顺风车等方式前往近郊或周边市县开展公务活动现象日益增多,而现行制度规定交通费需凭车票报销。
(二)缺乏激励机制,不利于节约支出。标准内实报实销方式下,出差人员节省与否不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出差人员缺乏主动节约的动力。一些出差人员在同一航班有多个价位机票可供选择时,不选最经济的甚至只选全价票;出于“不报白不报”的想法,将餐饮、购物等支出计入房费;还有一些出差人员为了报销方便,出差期间即使住在家里或其他地方,仍然到宾馆酒店开具发票。
(三)报销环节工作量大,不利于降低管理成本。一是在报销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时,出差人员要逐张粘贴票据,财务人员一一审核,效率低下;二是票据要作为记账凭证长期保持,增加了材料消耗;三是报销工作繁琐,挤占了十分紧张的人力资源。四是尽管有些省份推行差旅电子凭证网上报销改革,但相应产生了电子凭证保管及第三方系统开发、运维和服务费用,增加管理成本,而且又出现了信息安全风险和平台单一导致垄断等问题。
二、本次改革的举措
坚持解放思想,本着为公务活动和出差人员服务的理念,变“管理+控制”为“管理+服务”,体现对出差人员的信任和关爱;坚持改革创新,引入激励机制,引导出差人员合理安排公务活动,自觉厉行节约;坚持问题导向,从源头上探索解决问题路径和方法,实现个人和单位双赢。
一是住宿费以原规定的每人每天住宿费限额的90%为包干标准,财政节支10%。如以处级及以下北京住宿为例,规定标准为每人每天500元,包干标准为450元(500*90%),财政资金每天节支50元,出差人员可自由选择经济便捷的酒店住宿或拼住,每人实际住宿低于450元即可实现双赢。二是城市间交通费以北京、上海、杭州、宁波往返国内主要城市为包干试点,处级及以下干部参照高铁二等座票价包干,厅级干部参照高铁一等座票价的90%包干。三是双轨推进。为应对各种情况,满足紧急公务出差等需要,仍然保留原凭据报销出差方式。出差人员可根据自身行程情况,事先规划出差交通、住宿等,合理选择交通工具、住宿,选择合适的报销方式。四是试点单位可按照“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节约财政资金、有利于出行安全便捷、有利于实施廉洁自律”的原则,进一步细化包干报销实施细则,强化内控管理。
三、下一步举措
本次差旅费包干报销改革,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公务员厉行节约,带头过紧日子。在制度制定过程中,积极同财政部沟通,获得财政部支持。同时,为稳妥推进,先在省级5家单位开展试点,各市县可根据当地实际,参照省级模式,自行选择试点。
下一步,将根据财政部差旅费政策变化及双轨报销试点情况,推进差旅费综合包干报销,全面取消住宿、交通票据等凭证,进一步实现出差高效化、便利化。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0年0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