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财政:五大金融举措助力“八大行动”
一、落实落细融资畅通工程。组织开展融资服务精准对接活动,建立企业需求表、创新产品表、金融政策表等“三张清单”,加强线上融资需求摸排,开展资金供需双方有效对接,不断创新适合民营和小微企业的各项金融产品,更好地满足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科创企业、制造企业和外贸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首贷户拓宽力度,优化信贷标准,降低信贷门槛,使更多民营和小微企业平等使用金融资源,扩大受益面。完善多元化的融资结构,运用多种融资工具,发挥好信贷、股权、债权、保险“组合拳”作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推进年审制、无缝续贷、循环贷款等还款方式创新扩面应用,降低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全面清理融资过程中的各类不合理收费。
二、大力推进企业上市和直接融资。积极把握科创板、注册制、新三板分层等资本市场改革新机遇,研究实施“凤凰行动2.0版”,建立上市上柜“金种子库”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大力度推进企业首发上市、再融资及并购重组。推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提升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鼓励上市公司、拟上市企业及其他优质企业开展境外上市、发债融资和境外并购,积极对接浙股交中心的区域性股权市场改革试点,推动人保财险、浙股集团与市金投集团通过混合投资基金方式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可转债试点。
三、进一步深化地方小微金融改革。以申报省财政支持深化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推动路桥小微金改从示范区向标杆区升级。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台州市中心支行,创新搭建“融资通”小微企业智能服务平台,推进小微金融数字化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和实施,推广“无接触式”“跑街跑数”“移动办贷”“智慧小微”等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建立“三员三基地”和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充分发挥路桥区金融体制机制优势,加强地方力量和资源整合,全力打造集风险教育和投资引导相结合的投资者风险教育基地,企业融资服务与培训辅导相结合的融资服务基地,金融网格和综治网格结合的金融党建网格治理实践中心,实现镇(街道)级、村(居、社区)级三级联动,大力推进基层金融服务网格化。
四、大力提升融资服务的便利性。建立“授信清单”,向企业公示办理信贷办理条件、流程、材料和时限,实现“阳光审批”。开通信贷审批绿色通道,推行联审联贷、线上审批、上门审批等做法,完善线上问责申诉渠道,建立健全“能贷愿贷敢贷会贷”机制。构建续贷沟通工作机制,鼓励银行提前1个月对接续贷需求,不随意压缩授信规模,不随意改变存量授信条件。持续推进“政银联通工程”,实现金融服务和代办项目的有机融合。以台州市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为基础,加强与工业互联网等平台的信息联通,推进金融信息化建设。引进市场化征信机构和评级机构,加强与金融科技企业合作,强化平台数据挖掘功能,针对性地研发适合小微企业的征信评级产品和模型。
五、完善地方金融激励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区级金融业奖励扶持政策和评优评先政策,完善路桥区财政性资金招投标政策,强化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引导管理,将金融业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服务质量和创新产品等纳入主要考核内容,作为财政性资金招投标的主要考量指标。加大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商标质押权贷款、专利权质押贷款、科技支行贷款等财政支持政策的落地和宣传,探索建立小微企业融资抵押登记管理体制,鼓励金融机构扩大小微企业融资的抵质押品范围,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便利。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0年06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