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浙江财政新闻联播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财政:财固农本开新局 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窗口

  2017年以来,围绕海上花园会客厅建设,普陀财政深入贯彻“两山”精神,以充分的财力保障,推进乡村生态、人居、经济、乡风提质升级,推动打造海岛特色美丽乡村示范窗口,实现乡村美丽度、群众幸福感双提升。2019年,普陀区渔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10元,比上年增长8.8%。获评2018年度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县、2018年度美丽浙江建设考核优秀县(市、区)、2019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秀单位。

  一是创新机制,财扩政策输血量。深化渔农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加大新设专项资金对“三农”倾向力度,完善支农资金管理办法,归并或重新分类性质相同、用途相近、使用分散的涉农专项资金,细化使用方向和计划。同时,强化担保支撑,加大金融普惠力度。率先全市创新“助农担保贷”,“T+0”转贷覆盖“三农”市场主体。目前,累计“政银保”贷款、股权质押贷款总金额7500万元,为各类“三农”市场主体提供担保1900万元,办理“T+0”转贷8370万元。

  二是全域示范,财绘生态风景线。开展“六美”乡村创建,推动渔农村从一片美到全域美。投入200万元,实施村(路)口绿化提档升级,创建美丽村口10个。投入860万元,建设“四好公路”,四级以上渔农村公路达92.6%。投入1050万元,建设集景观打造、林相改造、生态涵养于一体的彩色健康森林,森林覆盖率达51%。投入2900万元,串珠成链打造连接城乡、乡土韵满的美丽风景线6条。改善乡村人居,投入5200万元,完成省级以上农房改造建设示范村、美丽宜居示范村试点18个,创建美丽庭院6850户,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7个,省级美丽示范乡镇3个。

  三是治旧控新,财增乡村美丽度。完成“三改”、拆违共95万平方米,创成省“基本无违建区”。推广渔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成无害化卫生厕所农户6万户,占渔农户数的92.6%。投入5800万元,健全“五位一体”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体系,完成41条垃圾河及17条黑臭河达标治理,建成省运维推广试点设施3个、日处理能力30吨及以上40个。投入2100万元,专项开展整洁村庄、垃圾清空行动,推进渔农村生活垃圾“三化”处理,实现渔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集中收处及村庄整治建制村全覆盖。

  四是融合发展,财聚农旅吸金力。做大农业“两区”,发展精品农业、景观农业、绿色农业。投入350万元,提升美丽田园10个、省级美丽牧场2个和精品园2个。投入150万元,推进“海天佛国”品牌、普陀优质农产品营销中心、佛茶禅意庄园建设。挖掘本土元素,投入480万元,建成省级渔农家乐特色乡镇2个、省级渔农家乐集聚村6个,吸纳就业上万人。获评首批“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16家、干施岙村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累计乡村旅游170万人次,增幅同比增长32%。

  五是精准帮扶,财振造血内动能。通过支持兴办服务实体、发展物业经济、开展土地整治、引入社会资本、实施电商下乡等举措,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加快发展。投入电商扶持资金66.5万元,推动建成139个渔农村电商服务点和2家精品农村电商服务站。投入1960万元,完成社区(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28个。如六横镇滚龙岙社区村大力发展养殖业,通过虾塘承包、桔场承包、土地承包等增加经济来源,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75万余元。

  六是传承文化,财扬核心价值观。投入基层党建经费1744.63万元,整乡推进、整区提升开展全景党建,弘扬红色文化,打造责任清单、党建约谈、督查一体的责任链体系,建成示范村41个、提升村48个、达标村84个,达标村建成率100%。投入2235.7万元,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开展送戏下乡、文化走亲等活动,建成农村文化礼堂54个、提升小康体育村26个、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3个及省级民主法治村9个,举办文化活动850场次、培训讲座700场次。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0年0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