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浙江财政新闻联播

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财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近年来,松阳县积极谋划,全力争取我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已是第三轮被列入该项建设工作,全县有15个村获得该项目共6000万元的资金补助。目前陈家铺、酉田、安岱后、小竹溪、小槎、力溪、石门圩、上连头、上安、草塔等10个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已完成,项目总投资近17267万元,其中省级试点专项资金4000万元、整合地方财政资金4645万元,村集体及社会资本投入8622万元,带动创建A级以上景区村50个,切实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改善村庄人居环境的基础上,初步建成一批“景美、业盛、人和”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并积极开展了美丽乡村实现路径的有益探索。

  一是优化村庄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一是村庄规划进一步细化,改造村庄道路25余公里,安装路灯560余盏,增加绿化面积8500余平方,家园环境进一步优化美化。二是通过打造景观小品、完善指示标牌、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的建设,项目村旅游接待能力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整体提升。三是通过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茶叶秸杆回收、农药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开展资源化利用,农村生活用水100%实现截污纳管,极大改善了村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形成村内外相互协调的新格局。

  二是保护与发展并重,古老的村庄焕发出盎然生机和活力。依托100多座保留格局完整的传统村落,从中选取了陈家铺、酉田、安岱后、小竹溪等四个传统村落,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参与,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与传统民居的活化利用,对33条纵横交错的村内古道、50多处文物建筑进行保护和发展,使传统村落得到有效保护,乡村经济得到有效激活,乡村文明得到有效传承。“拯救老屋”松阳摸式得到全省推广,陈家铺平民书局被中国书刊发行协会评为“2018年度最美书店”,古老的村庄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使人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令人向往。

  三是依托松阴溪水利风景区,串点连线成片建设初具规模。松阳松阴溪水利风景区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县域内全线长60余公里,沿线有水系、山体、田园、村落、工程、文化等资源高度组合。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力溪、石门圩、上连头、上安、草塔、小槎等6个村庄分别坐落在松阴溪畔两侧,依山傍水,村庄自然风光秀美,各具特色,也是松阴溪水利风景区的重要节点村。按照“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整体提升”的统筹布局,着力打造了一批人口集聚高、产城融合美,极具田园风光、山色湖光旖旎、人们胜迹雅致,宜居、宜业、宜游可持续发展的美丽新农村。

  四是坚持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推动了全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增收。通过利用得天独厚的松阴溪畔绿道长廊建设,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村落保护的发掘,全产业现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资源聚合度。大力推进茶产业、全息自然农法、林下经济等绿色生态产业发展,促进农旅结合的休闲养生、特色民宿等产业发展,成立了38家以高山农业林业中草药种植为主形成的土地股份合作社、特色农产品加工劳务合作社、民宿经济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社,农村产业格局进一步优化,激发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潜力,各试点村集体每年增收5至10万元,村级组织凝聚力和服务能力增强,为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五是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红色文化得到传承弘扬。革命老区安岱后村是著名的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并被授予国家级传统村落、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点,省市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等称号,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将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古村文化充分结合,以“红色基因”为引擎,以“绿色生态”为依托,投入1600多万元对革命烈士故居、革命遗址、传统民居院落进行保护性修缮,建设烈士广场、红教广场、景观亭、红军哨亭及红军步道,文物古迹得以安全保护,红色精神和古村文化得以传承弘扬。该村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农旅融合、文化传承”的发展思路,深入挖掘现有资源,专门成立1家乡村红色旅游公司,对红色资源和古村文化有效开发利用,开辟“红+古+绿”融合发展新天地,沉寂已久的革命老区迸发出了新活力。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0年0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