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财政:“四维施策”助力“一粒米”变身“大产业”
一、完善扶持机制,定向优化稻米产业生态。参与搭建稻米产业政策支撑体系,先后编制《仙居县农业绿色化发展“十三五”规划》《仙居绿色稻米产业振兴实施方案》等,在基地建设、质量监管、品牌培育、休闲观光发展、政策性保险等方面形成政策支撑闭环,优化稻米产业生态圈。每年安排财政资金70万元左右,在严格执行省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和订单奖励标准之余,对种粮大户、接受统一社会化服务和机械化直播服务的农户等给予按亩补贴。2019年支持举办“首届仙居好稻米”评选活动,兑付30万元奖励资金,驱动稻米产业优质发展。
二、调整产业结构,持续夯实全产业链布局。累计落实100余万元财政资金,大力奖补稻米生产线购置、基地设施改造、优质品种引进等,力促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浙江神仙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稻米生产加工型省市龙头辐射效应,打造优质稻米产业化体系。2019年,仙居县稻米产业示范全产业链被认定为省级示范农业全产业链。截至目前,已建成5条大中型大米加工流水线、17家年用米量超200吨的米面加工企业,及全国最大的米糠综合利用生产线,形成了大米、米糠油、米面等稻米加工系列产品,带动4万多名产业从业者平均增收0.3万元以上。
三、深化产学研合,共促科研成果“落地生根”。近五年,每年安排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10万元,定向加强与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大学和省农科院等国家和省级科研机构的科研交流合作。率先全省设立优质稻米产业专家工作站,积极推进粮食产业研究、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目前,仙居县制定出台了《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操作规程》和《绿色食品 大米加工技术规程》两个地方标准,县水稻高产攻关田最高亩产高达1026.8公斤。
四、开展全程监管,全面筑牢产业安全防线。在源头生产环节,累计投入40多万元资金实施绿色优质稻米减药工程,通过种植诱虫和蜜源植物、放置杀虫灯和性诱剂、应用对口高效低毒农药等物理、生态、生物性综合措施,降低水稻病虫害风险。在终端环节,依托县农产品检测中心,每年定量检测稻米样品60批次。同时,累计安排20万元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在稻米生产基地等主要区域安装“电子眼”,依托“智慧监管”平台,实现远程实时监控相关企业,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0年0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