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温岭财政:聚力构建“六大机制” 打造财政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2019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减税降费多重压力,温岭市财政局精准聚焦上级决策部署,牢固树立“财为政服务”理念,突出“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导向和资金绩效理念,奋力打造财政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聚焦增收节支,全力构建财力保障机制
谋划增收举措。建立地方财税收入协调小组,强化组织收入工作的统筹协调。加强非税收入征缴,全年实现土地出让收入123.4亿元。加大结转结余资金清理盘活力度,全年清回指标4.32亿元。积极向上争取资金26.07亿元,其中向上争取“利奇马”台风灾后补助资金2.07亿元,全力保障受灾群众生活和灾后重建工作。优化支出结构。优先保障“三保”支出,严控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确保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2019年,三公经费同比下降5.66%,一般性支出压减幅度达5%。
二、聚焦效益优先,全力构建财政管理机制
系统构建“集中财力办大事”政策体系,科学分析测算未来几年财政收支情况,长远谋划未来3年财政收支政策和重大项目资金安排,提高财政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将镇(街道)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列入全市目标责任制考核,实现预算绩效目标全覆盖。建立市级预算绩效目标指标库,实现指标库规范动态管理。强化预算执行管理,聚焦全年财政重点支出,加快财政资金拨付使用进度,强化执行率监控、通报、约谈等制度,确保及早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企优化重组,构建“1+N”国有企业管理体系,推动全市直属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和实体化运作。
三、聚焦数字化转型,全力构建改革攻坚机制
实现医疗收费电子票据系统全面上线,依托“互联网+电子政务”,在台州率先实现医疗收费电子票据系统全覆盖。扎实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市所有预算单位电子化支付实现全覆盖。强化政采云平台建设,率先在省内启动农业(扶贫)馆上线工作、在台州市内取消投标保证金和实现采购项目网上报名,2019年网上超市交易量和交易额均居台州首位、全省各县(市、区)前列。推进“掌上办公”“网上办公”双便捷,FOA办公系统、“浙政钉”平台移动办公系统相继上线运行,成为全省财政系统内首家上线移动端综合办公系统的县级单位。
四、聚焦规范高效,全力构建风险防范机制
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通过平台资金转型消化、盘活存量资金等,全年完成政府隐性债务化解18.92亿元,累计完成两年计划的117.33%,债务风险系数从2018年末黄色中风险区域下降到2019年6月底绿色安全低风险区域,管理成效明显。规范公款竞争性存放,实施五期社保资金及其他财政性资金存放的招投标工作,完成30.10亿元资金的保值增值。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梳理核心业务流程,全面完成“1+9”体系,完善廉政风险防范机制。
五、聚焦统筹兼顾,全力构建民生投入机制
着力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全年投入“两高”联络线、路泽太高架快速路、大麦屿疏港公路、104国道塘吕段等交通路网建设18.20亿元,全域改造资金12亿元,城镇污水设施及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项目4.16亿元。着力加大教育投入,全年保障各类教育投入27.26亿元,成功创建省级基本教育现代化市。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28亿元,增长79.1%,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15连涨。着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全年共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镇4个、特色精品村19个、3A级景区村庄6个、A级景区村庄53个、美丽庭院示范村51个。争取到坞根镇省级农业特色强镇项目省级补助资金700万元。
六、聚焦解困纾难,全力构建长效服务机制
高质量落实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全年减税17.5亿元、降费7.05亿元,其中,返还符合条件的上年度征收企业社保费2.62亿元。创新开展财政服务,以“三服务”活动为载体,深入200余家企业走访调研,切实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开展百名财务经理研修班、“智慧财税大讲堂”等会计服务活动,有效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用好金融杠杆,组建小微企业信保基金,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力度,政府信用担保平台全年累计担保16.53亿元。成立总规模7.42亿元的纾困基金,有效缓解上市公司资金流动性风险。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0年04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