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优势区。充分发挥山地资源和生态优势,重点围绕食用菌、高山蔬菜两大主导产业,引进名特优新品种,加强数字化技术与设备在精深加工和全产业链开发中的应用,打响“中国黑木耳之乡”“中华灵芝第一乡”等食用菌招牌,做大做强“龙泉黑木耳”“龙泉绿”高山蔬菜等地方特色公用品牌示范带动红茶、水果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优势区。
二是打造生态农业数字化发展示范区。紧抓省供销社与阿里巴巴战略合作机遇,加强与阿里巴巴等数字与平台企业合作,搭建贯穿农业生产、加工、检测、物流、销售全过程,包括数字化生产、数字化供销、数字化金融等在内的数字化服务平台,为农业精细化生产提供数据支持,为农产品基地建设溯源体系,为农产品销售建立智能网络,为农业中小企业提供精准普惠金融服务;通过开展普惠性基础电商培训,推进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融合发展,打造生态农业数字化发展示范区。
三是打造联农带农激励机制创新区。深化“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在“产业农合联+专业合作社+农户”架构基础上,对外通过“+金融”加强与银行等机构战略合作,为农合联会员提供低利率、简手续、高授信的金融产品,对内通过“+服务”构建资金互助、服务共享、投资共赢等服务平台,提高农民和农户的生产组织性和效率;依托农村电商良好基础优势,通过“两进两回”着力培养农村电商人才,搭建智能物流、仓储平台体系,带动更多的农户和农民通过农合联和电商经营等模式实现增收致富,打造联农带农激励机制创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