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浙江财政新闻联播

浙江省金华市财政:大力推进医疗电子票据管理改革

  近年来,根据浙江省财政厅电子票据管理改革相关工作要求,金华市财政局聚焦百姓看病报销“一件事”,全力推进医疗收费电子票据管理改革,打造全市统一平台,执行技术统一规范,助力政务服务事项“全程在线”,在破解“看病烦、报销慢、监管难”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2018年9月,电子票据管理平台项目正式启动,目前全市已实施对接的医院共66家,占全市公立医院总数的32%,共开具电子票据1512.5万份,使用率连续四个月位居全省第一。

  一、医院全覆盖,群众“少排队”又“省事”

  搭建全市统一的《金华市医疗收费电子票据管理平台》,明确覆盖全市各级公立医院、非营利性民营医院、乡镇(街道)卫生院等医疗服务机构,实现财政电子票据网上开具、网上查验。

  一是就医体验更舒适。改变以往窗口来回跑、重复排队缴费开票的模式,群众只需要通过扫码付费、自助缴款机缴款等方式完成缴费后,即可自动生成财政电子医疗票据,实现挂号、缴费、取票“一站式”自助服务,从而减少群众就医环节,节省排队时间。缴费开票时间由原先平均每个人5分钟降到实时,就医时长下降40%,窗口排长队现象不复存在。

  二是票据开具更便捷。明确以缴费结算为信号节点,电子票据平台将自动生成电子票据,并自动推送给患者,患者可根据纸质票据需求自愿换开,实现票据“随用随打,不用不打”。

  三是信息查询更便捷。医疗服务机构实施统一电子票据平台后,群众就医缴费相关信息通过平台自动流转、自动归集、自动保存,群众可随时在“浙里办”APP平台查询个人医疗开票信息、历史缴费信息。

  二、壁垒全打通,部门“提效率”又“省心”

  建立信息互联共享机制,横向实现财政、卫健、医保、医院等多部门信息互联,纵向实现从市、县(市、区)财政部门到省财政厅到财政部等信息互通,数据可以层层汇聚开展共享利用,同时还与“浙里办”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了对接。

  一是医院运营更省心。医疗票据用量大,实时性要求高,2018年,全市医疗票据开票约4000万份,医院在传统纸质票据使用方面需耗费大量的窗口开票管理成本、人工成本、运输成本等,财政电子票据代替纸质票据后,为医院的运营“一揽子降压”,医院无需再手工分拣海量纸质票据的存根联、收据联,无需担忧票据遗失、损坏等风险,更是直接为医院减少了至少50%的人工服务窗口设置。

  二是单位报销更高效。借助信息互联共享机制,将电子票据的应用拓展到医保报销和商业保险等领域,通过与各部门沟通协作,有效破解了原先报销慢的难题。市内的医保零星报销、商保理赔时间分别从原来的12个工作日、7—60天直接降到几分钟。

  三是票据核验更快捷。在“浙里办”APP及浙江省财政电子票据查验平台,开通电子票据信息查验功能,解决原先纸质票据查验难、对账难的难题,有利于加强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并有效规避虚假票据套取医保资金风险。

  三、过程全监控,财政“强监管”又“省钱”

  建立了数据“全周期”动态监控体系,对医疗收费结算信息、电子票据及纸质票据的生成、传输和储存进行实时监管,变事后检查为事前控制、事中监督。

  一是票据管理更到位。改革前,财政与医院的系统没有对接,不能对票据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管,事后抽查的比例较小,导致财政监管风险较大。改革后,“全周期”动态监控体系可实时掌握票据使用信息,有效规范了医疗机构会计行为,做到“以票控费、应收尽收”。

  二是票据信息更安全。平台开发严格按照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及财政部平台建设标准,通过数据加密、电子签名等安全技术,做到数据标准统一、票据样式统一、数据安全统一,以保电子票据防篡改、防丢失。

  三是监管成本更节省。电子票据的使用大大缩减了纸质票据印刷、监管等成本。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具电子票据1512.5万份,纸质票据取票量为86.6万份,取票率下降94.2%,全市一年预计可节约票据印刷、运输、销毁等成本约500万元。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0年01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