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财政:精准资金投入 深耕国遗调腔文化
一是剧目创作“开源”。助力打造精品调腔剧目。为确保调腔文化事业的传承和创新,县财政累计投入500多万元用于《闹九江》《白蛇传奇》《后山芽茶》《目连戏》等调腔传统大戏的编排,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扶植。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昌调腔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中国戏曲活化石”调腔项目的抢救保护,累计抢救散落民间古抄剧本159本,丰富了调腔的文化内涵和剧本创作。
二是人才培养“强基”。大力支持调腔培训项目。2019年,新昌县打造招生“绿色通道”,在全国13-15岁青少年中挑选40余名学员开设五年制调腔中专班,并邀请国家级传承人执教。对此县财政预计安排5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调腔培训班项目,加快调腔剧团“新鲜血液”的培育。切实保障调腔中心人员经费。调腔中心增设事业编制20名,人员经费均由县财政全额保障。计划开设濒危剧种传承人群研修班,培养调腔骨干人才和调腔名家。积极兑现调腔高层次人才奖励。2019年,调腔中心连续获得白玉兰奖和金桂奖殊荣,县财政兑现人才奖励资金40万元,表彰奖励调腔高层次人才。
三是宣传交流“发声”。鼓励新昌调腔“走出去”。每年安排调腔中心文化交流经费50万元,用于调腔中心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设立调腔出县、出市、出省演出补助奖励政策,对出县出市出省演出予以每场1-3万元奖励。对重大境外演出交流活动安排专项经费,扩大调腔文化“辐射圈”。新昌调腔多次赴美国洛杉矶、香港、台湾展演,积极打造新昌对外文化交流的“金名片”。鼓励新昌调腔“走下去”。每年安排财政资金45万元购买调腔公益演出,以“送戏下乡”的形式切实增强民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和对国遗调腔文化的认同感,每年赴基层单位演出约620场次,受惠群众近20万人。同时安排高雅艺术进校园专项经费,使调腔演出更贴近民众,不断优化国遗调腔传播矩阵,扩大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夯实新昌调腔文化的群众基础。
四是资金投入“精准”。加强对调腔文化资金的“精准”投放,扶持重点向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品倾斜,向优秀的调腔项目、创新的调腔作品、优质的调腔演员倾斜。近年来,通过资金扶持,调腔中心创排紧扣时代主旋律大戏20多出、折子戏50余只,历史廉政戏《甄清官》实现全国巡演。同时进一步加大对该项资金的绩效考核,创排支出单独设置明细科目核算,实行全过程绩效管理,对排演经费进行核定和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使用精准到位。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9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