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助力小微金融服务创出特色
浙江台州是我国股份合作制的发源地和民营经济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95%以上。独具特色的“台州现象”让这座山海水城成为了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创造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台州模式”。全国首个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首个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首个小微金融指数等一系列首创性、关键性改革创新举措先后在这里落地开花,为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提供了台州实践、台州经验和台州样板。
一、“两平台一基金”,提升申贷获得率
目前,台州构建起的“两平台一基金”,即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平台和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解决了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效提升了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截至2018年12月底,台州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达94.28%。据统计,目前台州有44家金融机构,专供小微企业的融资产品有330多项。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全市小微企业、制造业贷款分别为3211亿元、2132亿元,同比增长14%和9%,增速分别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制造业贷款增面扩量成效明显。此外,2015年11月发布的小微金融指数(台州样本),在拿下“全省首个官方小微金融指数”的同时,也成为小微金改的又一大创新之举。通过观察小微金融指数,可以清晰地了解全市小微企业的发展运行状况、金融服务水平和信用状况,并动态监测行业发展趋势。
二、“一城三商行”,“坐商”变“行商”
由城乡信用社改制而来的台州银行、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和浙江民泰商业银行,形成了“一城三商行”的格局,在全国地级市中独一无二,成为台州小微金融的头号名片。为了让企业“少跑腿、零跑腿”,银行成为“跑”的主体。台州还创新“掌上办贷”数字金融模式,变“多跑腿”为“多跑数”。三家银行产生的“鲶鱼效应”,激活了台州的小微金融生态。据了解,目前台州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大多已成为其总行或省行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试点行,积累了丰富的可供各地借鉴的经验。
三、“零周期、零费用”,实现无缝续贷
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之所以融资难、融资贵,突出原因之一是“融资周转”成本高。常有企业抱怨“倒贷一次多付半年利息”。在创新还款方式、清理不必要的“通道”和“过桥”环节、缩短融资链条上,台州农商银行系统推出的“小微续贷通”产品:企业可在贷款到期前向银行提出“续贷”申请,以新发放贷款结清原贷款,实现融资“无缝衔接”且无附加转贷费用,可谓“零周期、零费用”。在帮助企业缩短融资链条的同时,“零周期、零费用、零门槛”续贷能为企业节省多少财务成本?按现行台州民间短期借贷三分利(日利率万分之十)、3天起测算,100万元贷款通过“小微续贷通”转贷一次至少可以为小微企业节约3000元财务费用。如果按2018年末台州9家农商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92亿元计算,“小微续贷通”业务全面推开后,预计每年至少能为小微企业节省转贷成本5000万元。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9年0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