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浙江财政新闻联播

浙江省金华市财政打好系列组合拳为乡村振兴提供财力保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浙江省金华市财政局主动担当作为,着力构建完善财政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确保投入保障到位、政策落实到位、监督管理到位、职能发挥到位,努力使财政资金发挥出最大效益,不断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的成效。

  一、巧用财政资金“撬动力”,构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多元投入格局

  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

  一是财政投入继续向农业农村领域倾斜。2018年市区“三农”支出40亿元,同比增长7.3%;市直“三农”支出9.1亿元,同比增长22.7%。市财政对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二是引导社会资本加大乡村振兴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推行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政策,2018年落实市本级财政奖补资金1500万元,吸引村级筹资酬劳、村集体投入和社会捐助资金894万元。在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领域,因地制宜选择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贷款贴息等财政补助形式,不断探索涉农资金使用新路径。

  三是推动完善农村金融服务。落实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根据《浙江省财政厅等四部门关于印发浙江省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浙财金〔2018〕6号)文件精神,对市本级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农业贷款增量2.84亿元和小额贷款公司涉农贷款1.16亿元给予风险补偿金51万元。同时,积极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作用,对农信担保业务给予风险补偿,着力解决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二、开展支农政策“大调研”,探索建立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

  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意见》(国发〔2017〕54号)精神,结合市委“大调研”工作部署,组织专题调研组赴41家市区农口预算单位,近两年有实施涉农项目的19个乡镇36个村,以及获得过财政补助的13家农业企业进行走访调研,深入了解现行财政支农政策具体推行情况。

  一是完成对市本级财政支农政策的全面梳理。整理出各部门各级支农政策101项,其中上级转移支付政策43项,市直配套上级政策13项,市直自主出台政策45项。依据“零基预算”“明确一般转移支付资金”等原则,结合农口部门提出的政策清理意见,初步提出涉农资金统筹使用方案。

  二是提出财政支农政策整合优化的初步建议。基于大调研中发现问题,提出了全面清理现有的财政支农政策,按照“渠道不乱、统筹安排、各负其责、形成合力”的原则建立各涉农行业主管部门间职责清晰、权责对等的工作机制,同时转变扶持方式,扩展区级统筹权和规范资金管理等建议。

  三是加大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及案例宣传力度。在对走访调研中发现各类问题和建议进行梳理后,支农政策宣传不足是其中较为突出的共性问题。财政牵头印发市本级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宣传手册。手册既包括了分类梳理的各级各类财政支农政策,也涵盖了近年来发生在支农领域的典型违法违纪案例。

  三、扭住重点任务“牛鼻子”,完善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政策体系

  围绕全市乡村振兴五大行动、十大重点任务,2018年市财政落实乡村振兴项目经费11.9亿元,其中省级以上财政资金7.1亿元,市级财政资金4.8亿元,着力构建完善财政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政策体系,推进现代化和美乡村全面发展。

  一是大力支持农业产业提质。落实农业综合开发资金7375万元和现代农业产业提升发展专项资金3300万元,支持巩固提升市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和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强化农业风险防范和保障体系。为进一步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扩大保险品种范围,今年在婺城区开展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试点,试点茶园面积约3000亩,各级财政给予保费补贴60%,茶农自缴40%保费。

  二是大力支持农村生态环境修复。落实市区新农村建设、传统村落等专项资金1.7亿元,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和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保障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生活污水治理;落实市本级水利建设与发展专项资金4484万元支持中小河流治理、农村饮用水安全、实施江河湖库水系连通,推行河湖长制以及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助推浙中生态廊道彩色林带建设,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落实3774万元经费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及大中修工程。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宜游宜业和美乡村。

  三是大力支持乡风文明提升。落实905万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体育特色村建设经费等,以农村文化礼堂为主阵地,推进“五送五进”活动,丰富农村文化体育生活,培育八婺好家风。

  四是大力支持乡村治理创新。落实3832万元财政补助资金保障市区基层组织建设、村干部报酬、农村党员教育等,推进新时代“基层党建+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

  五是大力支持惠民富民行动。不断支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落实1694万元财政资金建设市区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落实2000万元加强市区中心镇卫生院能力建设。同时,设立全市大病保险基金市级财政专户,保障全市统筹的“选缴保费法”大病保险制度实施,出台全市大病保险市级统筹实施细则。前三季度,大病保险参保人数500.13万人,保费收入总额12.16亿元,累计为10万人减轻大病医疗费用负担8.48亿元。

  四、提升绩效管理“话语权”,坚持结果导向助推支农政策提效

  建立健全以结果导向配置涉农资金的绩效管理机制,逐步将绩效管理涵盖所有财政涉农资金项目。完善财政资金监管,制定《金华市财政局财政资金事中监管工作制度(试行)》,有序推进财政资金事中监管工作,切实加强财政涉农资金监管,尤其是扶贫领域财政资金的动态监控。

  一是推动全面实施财政涉农资金绩效管理。近三年,金华市财政局依托人大开展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补助”“石门农垦场职工解困房建设”等10个项目的绩效评价,财政支出第三方绩效评价范围逐步扩大。2018年,金华市财政局组织开展了“农机化促进工程项目”“扶贫专项资金”“国湖提水泵工程”“水源涵养生态补偿专项”等4个重点涉农资金项目的政策绩效评价,形成评价结果为2019年预算安排和下一步政策调整提供参考。

  二是切实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监管。建立扶贫资金实时动态监控机制,成立市财政局扶贫资金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研究、协调推进和督促落实财政扶贫开发重点工作。明确金华市本级纳入扶贫资金管理专项清单,涉及18项资金、10个主管部门,同步做好全省扶贫监控系统的录入和维护工作。同时,对市本级纳入扶贫资金清单的18个大口径扶贫项目开展绩效调研,对平台内的所有扶贫资金开展绩效目标填报和执行监控。

发布日期:2019年0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