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浙江财政新闻联播

温岭市财政“引资本、补短板、树品牌”
助推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

  近年来,温岭财政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围绕“三港三湾”美丽乡村示范区和美丽经济带,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充分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撬动作用,助推乡村增美、产业增效、村民增收,打造富有温岭山海特色的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和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区。截至目前,累计创建美丽乡村精品村32个,建成精品线路7条,建成市级特色村20个,完成美丽乡村示范镇建设6个,是台州市创建数量最多的县市。其主要做法有:

  一、牵线搭桥引资本

  一是科学规划,注入源头活水。坚持规划先行、流程精细、统筹推进,成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助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科学编制试点项目规划,注重与乡村布局、土地利用和产业发展等规划有机衔接。申报2019—2020年度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确定坞根镇花溪村等5个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计划总投资11350万元,其中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2000万元已获省财政厅审批,市财政按照1:1比例配套资金2000万元,村级自筹资金7350万元。

  二是竞争立项,提高实施效率。在村级申报、乡镇初审基础上,竞选试点名单,严格审核实施方案,制定投资计划表,合理配置项目资金,确保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进度快、质量好、效益高。申报的5个试点村中,花溪村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被评为“浙江最美村庄”“省2A级景区村庄”等。白璧村大力推进产业振兴,2018年投资近3亿元打造玫瑰禅意文化产业园。

  三是依托平台,激发多元活力。充分发挥政府一事一议奖补平台作用,吸引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建设,构建美丽乡村多元投融资格局。落实各项涉农贷款贴息政策,2018年开展粮食生产贷款贴息,由市农商行、市邮储银行发放贷款142笔,合计资金3750万元。开展“一村一企一团队”结对服务,目前已有100多家企业结对75个精品村示范村、42个经济薄弱村,合作项目700余个,合作资金达2.5亿元。

  二、齐头并进补短板

  一是量质并提,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改善乡村交通基础设施,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2018年分别投资910万元、4610.8万元,完成7个农村公路提升改造项目计12.47公里、32个路面维修项目计79.24公里。完善城乡公交服务,截至2018年11月底,完成我市城乡客运31条线路、229辆客运车辆的签约工作。提升乡村景观档次,拨付15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培育省级3A级村庄2家、省级2A级村庄4家、省级A级村庄13家。

  二是扩点增面,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开展“四治一化”行动,出台温岭市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整治标准等7个一揽子政策方案,全面整治村庄环境。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累计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点880个,建成垃圾终端处理站点30个,成功创建台州市级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示范村6个。开展“整洁田园、美丽农业”建设,在东部、南部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创建2个示范片,在10个镇创建12个示范点,造就乡村休闲观光美景。

  三是多向延伸,产业优势深度融合。以“乡村+”“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充分发掘乡村优势产业发展潜力,从种植、养殖向精深加工、创意开发、旅游观光等方向转型。如白璧村依托玫瑰种植产业,打造“藏花湾”;红山村依托红色文化和特色土豆种植业,打造红色文化观光基地和土豆乐园;迴龙村围绕沼气资源,打造清洁能源利用展示馆。推进农旅结合,2018年财政补助精品民宿15家,建设各类休闲果园22家。

  三、彰显特色树品牌

  一是主题定位,打造乡村“金名片”。根据乡村优势,提炼村庄主题,打造品牌价值。申报的5个试点村以“爱在花溪”“玫瑰禅园”“红色休闲”等为主题,打造极具特色的乡村品牌。首批省级最美乡村坑潘村以“囍市坑潘”为主题,形成婚庆相关产业链,带动3000多万元社会投资,仅今年“五一”假期吸引游客超15万人次。

  二是借智转型,探索乡村“新升级”。吸引乡贤回归反哺,投身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石塘乡贤牵线上海专家开展义诊服务,为景区优化医疗服务提供支撑。建立与高校科研院的合作关系,与江苏大学等6家高校科研院所及6家专业策划机构合作成立乡村振兴学院,聘请10名国内优秀人才,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

  三是文化提炼,培育乡村“软实力”。保护村落格局、田园景观、古老建筑,整理生态人居、制度习俗、传统工艺等文化遗存,提升乡村文化内涵。完成坞根黄金海岸风情带和石塘石屋休闲度假2条风情带,打造明因问禅之旅、桐山田园绿道、方山南嵩岩等3条精品旅线,启动沿线20多个特色精品村和历史文化村建设。2018年继续建设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2个、一般村4个,启动市级石屋保护利用重点村1个、一般村3个。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9年01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