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18个村完成省级农村综改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
海盐县在2016年列入省级农村综合改革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试点项目涉及5个项目18个村,总投资7696万元。在试点工作中,海盐县以增强试点村造血能力为宗旨,量身定制发展路径,壮大村集体经济。日前,试点工作顺利通过省级绩效评价,试点项目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益882万元,村年均增收49万元,年平均投资收益率达12%。
一是完善机制,挑起试点项目重担子。出台《海盐县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全过程管理和控制项目建设。组建县镇村三级运营招商服务团队,按照“县级——全国资源、镇级——省市资源、村级——县内资源”的方向进行招商。试点项目运营以来,成功吸引9家社会优质主体参与试点。为试点项目建立土地、资金、政策要素保障机制,确保试点“早落地、早建成、早收益”。全县定期召开试点项目推进会议、工作例会、联席会议,对试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组织会诊,两年来共召开现场办公会议10余次。
二是集中扶持,搭好资源整合大框子。在试点项目中,统筹整合各条线要素资源,将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和一事一议奖补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农办美丽乡村、综合执法局垃圾分类减量、妇联优美庭院、住建局美丽宜居示范、旅委村庄景区化和交通、水利、农业等17项主要工作任务及扶持政策进行集中梳理,整合各方扶持资金2亿元,突出建设重点,由30余个部门(单位)分别抓好落实,形成试点改革合力,确保顺利推进。如,武原金星村统筹使用一事一议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县级以上补助资金700万元、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项目资金66万元、扶持村级集体发展试点项目补助资金200万元、农村等级公路提升补助资金200万元、文化礼堂30万、居家养老20万等政策资金,推动形成15处景观,牵手社会资本,引进“百亩草坪、紫藤乡苑、香樟园”等项目,培育起集乡村旅游、花卉、餐饮、婚庆、健身等多业态的美丽经济,村集体实现增收35万元,年平均投资收益率达10%。
三是因地制宜,走出村级发展新路子。海盐县结合试点村区位优势、自然景观资源、民俗文化和产业发展等特点,精准定位,着眼运营效益,探索形成了物业经营、乡村旅游等多样化发展模式。探索物业管理经营型路径,利用县级和镇级抱团开发、社会资本投资等形式开发建设工业标准厂房,通过出租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通过试点项目全县已累计建设标准厂房建筑面积41307平方米,可实现收益706万元。探索土地股份合作经营型路径,利用村级集体土地,建设农业精品示范区、农旅精品园、农业配套设施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联营等方式壮大村级经济。如,澉浦茶院村打造农业精品示范区项目,建设农业精品示范区386亩,开发采摘游等项目,预计可实现年收益20万元。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8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