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财政发挥政策红利“撬杆效应”
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瑞安市围绕“稳增长、促转型、优环境”,积极发挥政策、资金导向性作用,加快推动实体经济企稳向好、转型提速。今年1-8月,瑞安市实现财政总收入88.4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21亿元,增幅13.64%。全市56户领军企业税收12.41亿元,增长23.8%,拉动全市制造业增收6.88个百分点,增幅贡献突出。
一是“创新驱动”激发企业活力。结合《瑞安市支持科技创新政策》,引导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培育产业增长新动能。完善“机器换人”技改优惠政策,将“机器换人”技改最高补助标准提高至26%,单个项目补助最高可达1200万元,鼓励企业购置工业机器人并按购置金额10%予以补助,引导企业提升质量效益。预计9月兑现“机器换人”技改补助7800万元。今年,我市瑞立集团年产2万套电控智能悬架系统智能制造项目等7个项目列入浙江省“四个百项”重点技改示范项目,项目总数居温州第一。
二是“扶优扶强”助力企业成长。加大对拟上市企业的扶持力度,国内主板上市企业按上市进程实施分阶段奖励,定额奖励最高可达1110万,新三板挂牌奖励最高230万元,企业境外上市成功后一次性奖励800-1200万元,最高限额比去年增加400万元。同时,建立政府和企业风险共担机制,设立2亿元的上市风险共担基金,帮助企业缓解筹备上市过程中的资金压力。今年,瑞安市共新增股改企业9家、新三板签约企业5家、上市签约企业11家。目前已拨付1500万元上市风险共担基金,并兑现股改挂牌奖励、上市一次性增加的地方综合贡献奖励等1757.5万元。
三是“降本减负”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深化企业减负担降成本改革,增强企业竞争优势。2018年1-7月,为企业减轻税费负担13.5亿元,帮助企业“轻装上阵”。对小微园建设项目给予免缴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等优惠政策,通过政策引导加快形成产业集聚,破解“低散乱”问题,形成“磁吸效应”。如阁巷高新技术产业小微园现已成功引进56家企业,成为全省现场会观摩点之一。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积极探索产业基金“补改投”模式,推进政府产业基金运作,撬动社会资本支持企业发展。目前瓯瑞、和瑞子基金全部完成决策流程,瓯瑞基金已投资两个项目共7000万元,现已进入实质化运作阶段。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8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