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浙江财政新闻联播

上虞区以平台转型为抓手扎实推进地方政府性债务化解

  

  党的十九大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定为三大攻坚战之首,其中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当前地方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和政治任务。绍兴市上虞区积极转变思路,创新机制,以平台转型为抓手,扎实稳妥地开展政府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按照上报省财政厅的化债计划,2018年上虞区化解任务99.68亿元,截至8月底,实际化债执行118.41亿元,完成率达118.8%

  一、明确任务把脉络。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工作领导小组。今年以来,先后两次召开区财经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区深改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多次召开区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议以及专项工作会议等,统一思想、分析形势、研究方案、部署工作、督查进度。按照“底数清、结构清、风险清、责任清”的总体要求,在今年3月上报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实施方案,逐笔分析偿债能力风险和行政法律风险,按时完成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新增隐性债务、违法违规担保、超期限购买政府服务、超范围购买政府服务、乡镇债务等5大类行政法律风险化解。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制定消化计划,分年计划做好平台公司转型、创造现金流、盘活存量,做好财力、资产、资源的整合以及PPP项目实施等,制定切实可行的、高质量、高标准的消债计划,真正做到将风险防范和国企实体化转型有机结合起来。同时,牢固树立资金安全风险是最大金融风险的理念,严控资金链安全风险,为平台转型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并创造一个长期稳定的外部环境。

  二、制定机制开药方。地方政府性债务化解的关键,在于推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转型为市场化运作的国有企业,依法合规开展市场化融资。为此,上虞区紧紧围绕“做优资产、做大收入、做强企业”的总体思路,以存量资源整合重组、经营板块创新培育为抓手,坚定实施国有企业实体化转型战略结合区属国有企业产业布局和经营实际,研究提出“10+X”发展规划实体化改革路线图。制定出台了《关于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运作改革的实施意见》,实质性推进区10大集团公司及其他平台的资源整合。编制区属主要国有企业实体化转型实施意见,既包含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3年总体目标等框架性意见,又有明确了具体时间表、任务图,提出了平台组建、资产注入、业务拓展、完善治理、股权投资等五项具体措施,并由区国资委批转各国有企业执行。同时,聘请专业中介机构出具经营性市场化主体地位咨询报告,探索建立了一套“内外兼具”的工作机制。

  三、资产注入强筋骨。资产特别是有效净资产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必备要素,是企业实体化转性的基础保障,也是政府性债务化解的客观要求。按照“资产覆盖本金”的要求,区国资办会同区内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筛选整理一批估值高、权属清,未来具备稳定现金流量的资产,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流程、统一分配”的原则,创新实施资产转性注入工作。明确了土地出让金的补缴标准和资产的评估价值,确保成本可控、绩效可期;明确了资产转性、注入的办理流程及国资、国土、规划及各相关单位的职责分工,做到优化流程、集中办理;所有资产由国资办根据区属各国有企业财务现状及后续发展要求,将资产统一分配到各国有企业,确保资产效益最大化。目前,第一轮筛选整理出的区内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四大类国有房屋、土地资产已经全部完成权证办理及评估入账。全区面上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到40%以内,财务指标明显改善,注资工作成效明显。

  四、整合培育提后劲。经营特别是市场化经营作为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然要求,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更是未来资产证券化的重要支撑。按照“收益覆盖利息”的要求,区内国企通过现有经营性产业整合,垄断、半垄断新型经营性板块培育,实现政府资源和企业经营高效整合,不断提升企业自身“造血”功能。区国投公司顺利完成对大通集团的增资控股,实现全区最大城投类公司和最大商贸类公司股权整合,彻底转变国投公司城投类属性,极大提升公司市场化经营能力和投融资能力;探索推进5个行政单位下属9家中介机构脱钩改制,组建绍兴市上虞区虞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全面承接各家中介机构中介服务业务;设立财源土地公司、万象传媒公司、舜汇市场公司、南山园公司、虞安投资公司等经营性公司,布局土地整理开发、广告传媒、农贸市场管理、陵园开发、经营性物业开发等五大政府垄断、半垄断经营板块,打造新的经营增长极;调研提出矿山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开发方案,试点废弃矿区开发经营板块,打造新的亿级产业板块,培育起新的集团经营增长极,为后续化债持续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8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