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浙江财政新闻联播

普陀区财政借力“互联网+”
推行海岛远程医疗服务确保“病有所医”

  一是搭建一个平台,远程会诊联合诊治疑难杂症。发挥医共体牵头单位核心作用,由普陀医院成立医共体远程医疗服务中心,区级财政安排500万元设备购置经费,支持设立远程网络门诊室和心血管、内分泌、骨伤科等远程专家会诊组,在急诊、重症监护等6个主要科室设置网络视频会诊站。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卫生院)成立远程医疗服务点,区级财政安排150万元设备购置经费,支持协同组成区域内远程医疗会诊平台,实现服务站申请会诊、中心专家响应、结合病史和临床资料开展会诊、出具会诊意见等远程会诊数字化。目前,普陀医院已与各海岛远程医疗服务点实现对接,1—7月,全区共完成远程放射会诊6986人次,心电会诊2088人次。

  二是设立一张网络,远程急诊挽救患者生命安全。普陀医院全天候提供急救指导,区级财政给予远程放射和心电诊断5元人/次补助,助力显著提高远程医疗诊断效率。目前,远程放射诊断中心、心电诊断中心提供远程诊断服务的医生在病历资料上传后半小时内即可完成诊断、审核及出具报告书,协助海岛医疗机构实施危重急症病人现场急救。其中,针对胸痛疾病,以通过2018年中国首批基层胸痛中心认证的普陀医院全市首个胸痛中心为载体,形成以基层医疗机构、普陀医院急诊中心、介入治疗组和导管室等系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共体胸痛联盟远程急救网络。1—6月,成功抢救46名急性心梗塞病人。

  三是打造一种模式,远程专家门诊满足群众需要。除提供普通门诊外,同时安排远程专家门诊服务,满足基层群众对专家医生诊疗的心理需求。远程专家根据医院排班要求,在指定时间与提前预约的基层医疗机构患者进行视频诊断,通过查看上传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图片资料,在线开具诊断和处方,以便指导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下阶段诊疗,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今年1—7月,全区累计开展远程专家门诊547人次。上半年,普陀医院门急诊人次首现负增长,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同期增加24.86%,分级诊疗成果显著。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8年08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