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县牢抓“稻鱼共生”农业文化遗产助农增收
一是积极探索全产业链式发展。注重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不断培育壮大稻鱼产业,加快推进示范基地建设,截至目前,青田县财政先后投入3800万元,建成方山稻鱼共生博物园等4个农业特色观光基地、13家田鱼原种场、2个省级精品园、1个主导产业示范园、1个现代农业生态循环示范区,逐步形成“一核多点”稻鱼产业格局,实现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农民持续稳定增收。2017年,全县稻鱼共生基地面积达4.6万亩,稻鱼总产值1.91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可比增长 4.3%。
二是坚持强化产业品牌发展。支持建设了近3000平方米“稻鱼共生系统”展示展销中心,充分展示稻鱼文化和农耕文化。开设青田“稻鱼米”微店和淘宝店,积极参加农博会、农产品交易会,努力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开展青田“稻鱼米”线上众筹项目,通过互联网和社交网络重构青田“稻鱼米”生产流程,增强消费者对青田“稻鱼米”的认知度,进一步扩大“稻鱼共生系统”的影响力。
三是深度挖掘农旅融合发展。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各类硬件设施,并深入挖掘青田当地稻鱼农耕、民俗和饮食等文化元素,打造一批“稻鱼共生+华侨文化”等特色鲜明的农旅活动,大力支持每年举办“稻鱼之恋”文化节、音乐节、开犁节和开镰节,通过鱼灯表演、尝新饭、农事体验等节目,有效提升“稻鱼共生系统”旅游品牌知名度,让游客享田园风光、品稻鱼美食,让农户种丰收也种风景、实现高效增收。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8年0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