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大力振兴村集体经济发展
诸暨市财政积极探索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实践农村“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制度,盘活“三农”资产,整合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等要素。自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1.2亿元财政资金用于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逐步走出了一条一二三产有机融合,集体、村民、投资者互利共赢的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发展路子,为实现新时代农村更平衡、更充分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农旅融合”,引入社会资本。诸暨市山下湖镇解放村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探索中,引入“农旅融合”概念,以股份经济合作社为单位与浙江米果果生态农业集团建立了深入良好的合作关系。具体做法是,村委会通过村规民约延长土地承包期限30年,将从农户那里收集的2000亩土地再流转给“米果果”,总期限为40年。根据协议,集团给村股份经济合作社10%的股份,2025年前为企业投入阶段,农户不享受分红,但能享受10%企业投入资产;2025年后为企业收益阶段,农户在享受上述土地租金收益的基础上还可以获得村股份合作社在米果果生态农业集团10%的股红收益,分红总数最低保证每年不少于50万元。 简单说,就是“内股外租,保底分红”。农旅融合带来的农业新业态既实现了解放村的产业转型,更使为诸暨市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径提供了“金点子”,彻底改变传统“小农经济”格局,赋予了农业经济全新的内涵。
二是特色产业,促进持续增收。草塔镇上下文村是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一支先行军。白墙黛瓦,小溪流水,绿草茵茵,走进草塔镇上下文村,仿佛置身水墨画中的氤氲江南。上下文村走向成功,主要依靠的就是创新型“公司+基地+农户”的特色产业经营模式。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用每亩500元的价格流转了近500亩土地建设蓝莓基地,其中300亩用于村集体经营,剩下150多亩以每亩配股折算500元和现金500元的价格,共计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承包给了公司,150多亩蓝莓基地租赁差价每年就能给村集体带来不少收入。而村集体经营的300亩蓝莓,更是吸纳了村里60周岁以上的老人从事蓝莓基地锄草、灌溉等日常护理和基地采摘游客门票销售等工作。一条集蓝莓酒厂、蓝莓主题农家乐和省级农业精品园等于一体的农业旅游观光带逐渐形成。曾经村民口中的“烂霉”变成了“蓝美”,也成了上下文村的致富果。据统计,蓝莓基地已增加了就业岗位50多个,每年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30多万元,土地流转分红从2010年每亩500元增加到了2015年的800元以及如今的1000元,村民人均收入从原来的8000多元增加到近30000元。该村还成立了“成长、养老、发展”基金,成长基金主要发放给本村户籍高中阶段青年学子;养老基金主要发放给本村籍60周岁以上老人;发展基金则主要用于支持本村信誉良好、诚信经营的农户,帮助他们发展再生产。今年,上下文村入围了“2016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名单,成为全省6个村之一,也是绍兴地区唯一一家。目前,蓝莓基地可同时容纳1000人次采摘游,实现土地流转经营效益最大化。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7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