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武义县财政助跑生态建设
近年来,武义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先后被评为“中国温泉之城”“美丽中国·生态旅游(十佳)示范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省级生态工业试点县、低碳试点县”“省旅游发展十佳县”,成功争创为首批“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
一是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从2014年“五水共治”工作开展以来,累计投入资金38.5亿。武义江出境交接断面水质从IV类提升到III类,出境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优秀,水质达标率从50%提高至100%,全县29条干支流均实现“可游泳”,连续两年获治水“大禹鼎”。提升改造城市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填埋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被评为全国示范县。环境明显变优,空气质量稳定向好。2016年,PM2.5均值为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9.6%,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环境空气优良天数326天,同比增加13天。
二是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近年来,武义县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新农村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县财政累计整合支农资金15.5亿,其中累计安排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2.9亿元。推进柳城等中心镇特色化发展,桐琴入选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美丽乡村提升工程进一步展开,已建成美丽乡村70个、精品村15个、精品线4条。推进“农村两乱”环境整治,改造农村危旧房6.43万平方米,安排农业建房用地指标2000余亩,解决7116户农民建房难题。加强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利用,新增中国传统村落12个。
三是绿色生态经济蓬勃发展。近年来,武义县财政大力支持旅游产业和农业创新产业发展,每年安排旅游产业专项奖补资金3000万元,已建有国家级名胜风景区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5个,温泉小镇入选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2016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86.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113.亿元,较五年前均增长了三倍。累计安排农业特色产业培育专项资金6900万元,目前已创有省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主体13家,农业新型龙头企业70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4家、市级17家。全县农产品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件,浙江省著名商标16件,浙江省名牌产品6个。其中“武义宣莲”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铁皮石斛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武阳春雨”成为首批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7年06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