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发展
近年来,海宁市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推进财政改革为突破口,加大财政政策扶持经济力度。2016年共兑现支持实体经济财政扶持资金6.2亿元,减免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及政府性基金9200多万元,助力企业“降成本”,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一是创新资金扶持方式发挥“鲶鱼效应”。出台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管理试行办法,通过规范一般性分配,突出竞争性分配,推进投资性分配,建立起以竞争性分配为主导的财政专项资金分配机制,2016年全市11个部门共列出竞争性分配项目18项,涉及奖励资金2亿元。修改完善了“一票否决”认定机制,对企业(单位)享受各项财政奖励政策资格进行分类分档。同时加大资金扶持政策、资金分配结果和绩效评价信息公开力度,逐步形成财政资金大监督、大评价的工作机制。
二是设立产业基金发挥“杠杆效应”。由市财政部门通过盘活存量资金出资成立了海宁市转型升级产业基金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亿元,累计已到位3亿元。产业基金充分贯彻落实政府经济发展战略,重点投向时尚、高端装备制造、旅游、环保、文化影视等重点产业。通过产业基金引导,鼓励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等与市财政共同发起设立多种形式的子基金,目前市产业基金已出资5000万元与天通高新集团有限公司等合作,成立了总资金为5.02亿元的东方天力创新产业基金,并已投资1.5亿元带动了5个项目股权投资9.2亿元。出资1亿元投资海宁皮革时尚小镇开发公司,拉动其他资本股权投资9亿元,支持海宁皮革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是落实降成本政策发挥“减负效应”。建立收费项目清单制,编制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考试考务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四张目录清单”,对40个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9个政府性基金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健全非税收入征管长效机制。2015年取消、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37项,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2744万元;2016年上半年两次完善和调整收费目录,取消、停征收费项目9项,减免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2229万元。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