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浙江财政新闻联播

台州市黄岩区五大举措扎实推进“五水共治”工作

  

  黄岩区用足用好财税政策工具,推动实施“五水共治”、“四换三名”、浙商回归、创新驱动发展等转型升级“组合拳”。尤其是在“五水共治”方面,该区按照部署,秉承“推进五水共治,创建宜居城区”的总体思路,明确任务、细化方案、落实措施,大力推进“五水共治”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全区水环境得到全面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大干快上,群众爱水护水意识不断提高。

  一、上下联动,吹响治水“集结号”

  一是组建队伍抓治水。成立了区“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五水共治”工作的统筹谋划、日常协调、督查考核等工作。二是宣传发动造氛围。通过召开动员部署会、农民信箱、手机短信等形式大力宣传五水共治,深入发动党员、机关干部争当治水“排头兵”,号召群众踊跃参与积极投身到治水大军中。三是多方借力齐治水。广泛发动广大干部职工、青年团员、妇女、中小学生和社会团体积极行动参与“五水共治”工作,共组织“大手牵小手·治水齐步走”、青水定向、环保骑游等各类大型活动30多次。

  二、全力攻坚,打赢治水“第一仗”

  一是普查水情。治水先知水,发动全区驻村干部开展“踏河知水”,对全区1000余条河道两岸200米范围内的工业企业、三产行业、农业面源、村庄居民生活污染源等基本情况进行普查,做到全覆盖、无遗漏,在普查数据的基础上制作完成了1256条河流的“一河一档一策”。二是歼灭垃圾河。对全区内所有河道的岸坡垃圾、淤泥杂草、河道障碍物等进行全面清理,清理垃圾1.2万余吨。并大幅提高河道保洁经费至750万元,实现所有河道全天候保洁。三是治理黑臭河。通过“一清二堵三拆四绿”的治理模式,投入5940万元对黑臭河采取清淤、排污口封堵、涉河拆违、两岸绿化等措施。四是河道综合整治。投入5060万元开展了综合整治,打造“五水共治”亮点工程,做到“整治一线、截污一片、清淤一段、绿化一带”,实现综合整治河道“水清岸绿景美流畅”的新景观。

  三、标本兼治,打好治水“攻坚战”

  一是治污水。投入6.32亿元完成38个治污水项目;投入5.39亿元完成224个村庄的农村生活污水整治,新增受益农户41200户;投入5132 万元开展台州鉴洋湖湿地公园湖岸修复和湿地植被修复。二是防洪水。投入1274万元开展了沈岙水库、三块岩水库、灵岩水库等除险加固工程;投入2000万元完成了永丰河综合整治工程;投入200万元完成黄岩区城西河一期工程的可研编制。三是排涝水。投入1665万元完成了4个积水点改造;投入1520万元完成了15公里的雨水管网建设;投入2200万元完成雨污分流改造管网14.5公里。四是保供水。投入1877万元完成了新建供水管网18.8km,改造供水管网9.3km;投入3000万实施城市备用水源二期工程,新增改善灌溉面积0.45万亩。五是抓节水。投入80万完成了屋顶集雨收集系统50处,投入144万完成节水一户一表改造1551户;投入100万元创建节水型单位和学校、完成水资源监控体系建设。

  四、雷霆行动,打响治水“转型战”

  一是开展联合执法。组建了多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队伍,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打击,对违法偷排实行“零容忍”。二是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完成了11家规模化养殖场排泄物治理及关停,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建设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三是开展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推进医化行业整治,实行24小时巡查制度,一经发现非法投产的污染项目及时查处,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共完成江口医化园区整治提升企业31家,园区内72个医化非法项目已全部停产或退出。同时,投入600万元完成60家工业企业达标整治。

  五、建章立制,打胜治水“持久战”

  一是抓河长制落实。为全区所有河道配齐了河长、副河长,竖立了河长牌,写明河长姓名、职责,设立河长热线电话,并在报纸上公示“河长制”人员名单。并建立了河道警长制,为23条省市区级重点河道配备了专职警长。二是抓长效机制建设。积极探索市场化保洁机制,对河道清理和村内保洁区块实行无缝对接,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三是抓督查考核。把五水共治工作列入区对乡镇部门的年终综合目标考核,并建立了五水共治工作月报制度。同时通过采取定期检查、突击检查、明查暗访等多种方式对“五水共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6年0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