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浙江财政新闻联播

杭州财政创新激励 支持农村电商“破茧成蝶”

  

  农村电子商务是改变农村传统经济结构与空间布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2015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农村电子商务要在推动农民创业就业、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带动农村扶贫开发等方面取得成效。早在2009年,杭州市已出台有关农村电子商务的财政扶持政策,政策历经七年的磨砺升级,顺应互联网与各领域融合发展的时代潮流,让杭州市农村电商“破茧成蝶”。

  一、政策扶持助推农村电商发展

  杭州市一直重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挖掘农业农村发展机遇,从2009年开始率先出台农村电子商务的扶持政策,在农村电商发展萌芽阶段,财政资金的先期投入和引导发挥了“敲门砖”、“孵化器”的重要作用。市财政从2009年试水支持农村电子商务300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1500万元。

  随着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的持续推进,为适应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形势,市财政会同市农办七年三次修订扶持政策,准确把握电子商务发展脉搏。2009年政策侧重支持农业电子商务公司发展,鼓励企业建立农产品销售电子商务平台,2012年政策进行了修订,增加了对电子商务特色村的扶持,2013年根据全市电商发展需要及形势,又增加对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和农村青年电子商务创业点的扶持,2015年为进一步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在升级原有政策基础上,新增农村电商人才培训、现代民宿电商建设、农村物流快递业建设、生鲜农产品电商、电商融资担保等扶持内容。

  二、资金竞争分配体现绩效公平   

  为进一步推动农村电商财政扶持资金分配更公开、公正,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2015年起,杭州财政扶持资金实行竞争性分配,以“目标导向、绩效导向、创新导向”为原则,采取上年度项目实施情况绩效评价和当年度绩效目标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上年度项目实施情况绩效评价由中介事务所审计打分,评价内容包括:上年度目标完成情况、组织管理水平、效益情况、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等方面,特别注重对农村电商销售总额、人均销售额、本地农产品销售比率、本地农村电商从业人员等效益情况的评价。当年度绩效目标评审采取专家评审打分,评审指标包括基本指标、创新指标、绩效指标,三类指标按类型区分,指标设置更趋科学、合理。基本指标考核电商进农村乡镇、农业企业电商化建设、县级电商平台建设、电子商务村、农村青年创业点、电商人才培训等基本任务的完成情况;创新指标考核民宿电商点、电商产业园、生鲜农产品电商、农村物流建设、电商融资支持方面的创新情况;绩效指标考核电商销售总额、电商年度增长率、农民增收、示范带动、当地政策扶持等情况。

  在考虑基本任务资金保障的情况下,更注重以往绩效评价结果、当年绩效目标及创新项目的完成情况,绩效好、创新多、任务超额完成的地区得到财政资金的扶持多。同时,为实现资金分配公平、公正、专业,专家评审除有市级部门专业人员参与,更特别邀请熟悉农业、农村工作的人大代表、党代表和政协委员,整个竞标评审活动由业务部门监察室现场监督。在评审得分的结果使用上,采取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再进行平均的方法,根据综合得分结果,确定资金补助额,经过社会公示后下达补助资金。

  三、方向引导带动农村电商升级

  支持农村电商发展,政府不可越位、亦不可缺位。杭州市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以新理念、新视角把脉农村电商经济,找准政策切入点与着力点,为帮助突破农村电商发展“瓶颈”,助力杭州市农村电商实现新的飞跃,财政引导方向涉及电商十二方面,包括支持市县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电商进乡镇(街道)、电商进农村(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电子商务村建设、农村青年创业点建设、农业企业电商化建设、电商产业园建设、农村电商人才培训、现代民宿电商建设、农村物流快递业建设、生鲜农产品电商、电商融资担保等。通过政策扶持,引导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

  七年的政策扶持,杭州市农村电商领域“蝴蝶效应”已经显现,成绩喜人。据统计,2015年全市实现农村电子商务总额60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全市共建县级电商公共服务平台10个、电商产业园6个,完成56个乡镇的电商化建设工作,新建电子商务村20个、农村青年电商创业点61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1271个,推进10个民宿的电商化建设,完成生鲜农产品电商项目5个、农村物流建设项目5个。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6年0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