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健全机制强化保障“激活力”。成立扶持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办公室,推行村级集体经济联席会议召集人制度,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纳入干部年度考核,强化监督约束、绩效考核。健全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加强县领导县直部门结对帮扶、乡镇班子成员与项目“一对一”帮扶、村两委干部第一责任人。
二是整合资源优化政策“增动力”。继续加大县财政扶持力度和税收金融支持力度,出台扶持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实施意见。推进“百名干部住百村”计划,加大薄弱村政策扶持、人力支撑和资金支持。开展侨团、青商、企业助村“三助”行动,全面统筹城乡资源,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扶持工作局面。
三是因村施策互惠共赢“挖潜力”。推进村级集体三资清理工作,进一步摸清全县329个薄弱村基本情况。根据各村自身条件和区块定位,分别发展物业经济、生态农业等经济,做到因村制宜,一村一策。组织薄弱村分批到村集体经济较发达村开展交流,进一步挖掘强村辐射周边能力,通过组团发展、结对帮扶、示范带动等方式带动弱村一起发展,实现互惠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