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政策措施先行。落实“以城带乡、城乡均衡”理念,明确“一校两区”作为该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模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出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若干意见、城区强校名校托管农村薄弱学校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政策,重点向农村教育倾斜、薄弱学校倾斜、弱势群众倾斜,制订实施细则及评估办法,以制度落实保障城乡教育均衡、可持续发展。
二是财政投入先行。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纳入财政保障,通过“一校两区”重点向农村学校倾斜,由区财政给予名校专项补助经费,改善托管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近三年,教育经费投入35505万元上升到46611万元,年均增幅在15%以上,相继实施农村学校“四改”、“教育信息化”、教育装备配套、改扩建等四大工程,建立农民工子弟学校1所,100%解决辖区符合条件外来创业人员子女就学问题。
三是布局优化先行。抓住行政区划调整和新型城镇化机遇,科学统筹规划,优化整合一些位置偏、规模小、质量差的农村学校,合理调整初中学校由原来16所调整到9所、小学从43所调整到29所,推进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向农村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