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政策帮扶,加强财政、税收等针对性政策的研究制定。设立家庭农场发展资金,每年安排1000万元以上用于支持家庭农场设施建设、示范带动、品牌建设、新品种引进。如县级以上示范性、精品家庭农场,按当年实际新增投资额计,给予30%和50%以奖代补,每家不超过20万元和80万元。
二抓要素保障,着力破解家庭农场发展瓶颈。建立土地流转中心,简化用地审批手续,落实用地政策。开展信用等级评定,分别授予5-50万元5个等级的信用贷款额度,贷款利率享受基准利率上浮30%的优惠。用电价格按农业生产用电执行。
三抓试点示范,形成有常山特色的家庭农场发展道路。大力发展生态循环、休闲观光、立体种养的家庭农场模式,积极引导家庭农场加强农产品的质量监管和绿色有机无公害品牌建设,重点培育一批产业龙头型家庭农场。对示范带动、品牌培育、新品种引进的,每家给予1-10万元的奖励。
四抓素质提升,提高家庭农场经营者综合素质。建立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制度,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农业创业和实用技术等培训,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农民、个体工商户、农村经纪人等返乡创办家庭农场。
五抓发展合力,共同支持家庭农场培育发展。围绕“数字农场”、“智慧农场”等发展方向,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深化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和品牌建设。拓宽销售渠道,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打造“线上线下”的立体销售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