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巨炎厅长深入景宁县调研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作
12月8日,省财政厅厅长钱巨炎、纪检组长金慧群、副巡视员冯狄生等深入景宁畲族自治县调研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作。钱厅长一行深入该县鹤溪镇三枝树村实地察看了毛竹基地的建设情况,走访慰问了部分贫困户,并与5个省财政厅联系帮扶村及其他有关单位进行座谈。
今年省委〔2008〕53号文件出台以来,省财政厅进一步加大对景宁县低收入农户的帮扶力度,并与该县鹤溪镇三枝树、敕木山、包凤及外舍管理区王金洋、小金洲等5个村建立结对帮扶关系,金慧群、冯狄生等同志曾先后赴5个村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制定5个村的今后五年的发展项目。钱厅长一行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落实5个村的帮扶项目,重点从政策扶持、资金帮扶、项目规划等方面落实具体的帮扶措施。
在当天下午召开的座谈会上,景宁县委副书记、县长钟昌明汇报了近年来该县财政支农及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帮扶工作情况。省财政厅纪检组长金慧群对5个村今冬明春的产业发展项目进行部署,并提出具体要求。钱厅长在讲话时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景宁县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尤其是县委、县政府对5个省财政厅联系村低收入农户奔小康作出卓有成效的努力。他说,5个村的项目前期工作较为扎实,景宁县委、县政府和县财政局做了大量基础工作,看到三树村项目工作准备充分,对做好联系村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作充满信心。同时指出,景宁县是我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省委、省政府和省财政厅历来十分关心景宁县的发展,景宁县的干部群众一定要紧抓机遇,扎实工作,加快低收入农户奔小康步伐。
结合有关部门的意见和5个村的实际情况,钱厅长最后着重就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作提出了四点指导意见:一是要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其中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帮助低收入农户实现小康。景宁县等欠发达地区低收入人口相对集中,广大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做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自力更生和借力发展相结合,落实具体的帮扶措施,尽快让老百姓富裕起来。二是要深刻认识到做好这项工作的艰巨性。随着青壮年劳动力外出,留在农村的多为老人和小孩,有的还是残疾人,这部分人口受历史、区位因素影响和自身条件制约,导致收入水平低下,光靠自身是无法实现小康的。各级领导和干部一定要有攻坚克难的思想准备,要积极深入基层解决群众的发展困难,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发挥自身作用实现小康。三是要选准项目,踏踏实实做好项目实施工作。解决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问题,归根结底是要有载体,也就是要找准项目。景宁县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山区资源,各个村一定要结合所在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发展项目,坚持以项目为载体,逐步把黑木耳、毛竹等产业做好,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四是要建立机制,充分调动村干部和村民的积极性。政府在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作起主导作用。当前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帮扶格局逐渐形成。但这项工作的主体是村两委干部和广大群众,尤其是村干部的作用更为突出。村干部一定要切实负起责任,出于一份公心,带着一份真情,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共同推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作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8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