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财政厅出台十二条硬举措推动干部教育培训提质增效
2025年7月17日 来源:云南省财政厅办公室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强化财政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大力培养“学财政、懂经济、会治理”的财政干部人才队伍,近日,云南省财政厅印发《云南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提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质效的十二条措施》,着力构建全链条、全方位培训机制,提升新时代云南财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质效,助力财政干部成长成才。
一、聚焦双轮驱动,筑牢能力强根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构建“政治能力+专业本领”双轮驱动培养体系。一是建立常态化政治素养培育机制。深化政治铸魂工程,紧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核心主题主线,厅党组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严格落实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专题研讨不少于8次的要求,以高质量的研讨互动,推动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不断提升;明确每两年至少举办一期理想信念教育研修班,深度整合省内外丰富的红色资源,开展“沉浸式”培训,让干部在实地感悟中传承红色基因,筑牢信仰之基;针对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和党务干部,实施专项轮训计划,通过“理论研学+实践观摩+党性锤炼”三位一体模式,全方位、多层次地筑牢“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的思想根基,确保财政干部政治上站得稳、靠得住。二是强化实战赋能机制,突出财政业务培训主责定位。明确财政业务培训班次占比超年度总量60%,年培训规模达2000人次以上,聚焦财政改革和科学管理要求,以大规模、专业化的培训,提升干部的业务能力。创新推行“政策解读+专业授课+现场教学+研讨交流”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推动处室负责人和业务骨干“上讲台、传经验”,让干部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同步实施“一线练兵”计划,选派干部到改革前沿、乡村振兴一线和艰苦岗位实践锻炼,在攻坚克难中提升能力;选派干部到财政部跟班学习和发达地区挂职锻炼拓宽视野,汲取先进经验,为财政工作注入新活力。
二、创新三项机制,精准施训提质效。一是建立师资动态优化机制。精心打造“专家学者教理论、处级干部讲业务、先进模范论专题、年轻干部谈感悟、一线人才教实操”的五维师资体系,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为干部提供丰富多元、精准实用的学习资源;实行“谁邀请谁负责”全程监管,严把授课政治关、质量关,确保课程供给与需求精准匹配,让干部学有所获、学有所用。二是构建精准滴灌施训机制。刚性落实学时要求,全体干部每年网络自学不少于50学时,处级以上干部5年累计须达550学时,一般干部年度完成90学时。建立学时通报制度,对参训不足干部点名补训;严格按“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调训学员,杜绝多头调训与重复培训,实现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创设年轻干部育苗机制。对新进人员实施“理论+政策+案例+体验”系统培训,帮助他们尽快熟悉财政工作,融入工作环境。安排业务处长担任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导师,强化传帮带,为年轻干部成长提供有力指导。创新“随机抽点”青年骨干列席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机制,鼓励跨处室、中心组队领题攻关重大改革项目,加速青年干部能力跃升,在实践中锻炼年轻干部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财政事业发展储备后备力量。
三、强化四重保障,闭环管理见实效。一是严管学风夯实纪律基础。将学风纪律教育作为开班第一课,设置专门学风纪律监督员,明确“谁派出、谁负责”原则,严格执行脱产培训制度,严惩违规饮酒、相互吃请等行为,确保培训纪律严明、学风纯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二是转化成果提升实践效能。积极推广案例式、模拟式等教学方法,主动将财政改革实践案例融入课堂,让干部在学习中了解实际工作情况。鼓励学员撰写调研报告、论文等原创成果,并推广优秀作品,推动学习成果向实践效能转化,使干部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三是活用档案树立用人导向。建立完善干部教育培训档案,将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培养、发现、考察干部的重要渠道,干部培训表现作为任职晋升重要参考,树立“以学促干、以干验学”的鲜明导向,激励干部积极参与培训,提升自身能力。四是强化统筹从严管训施训。建立完善培训计划、对象、资源、经费四项统筹管理机制,明确在省财政厅党组领导下,由厅机关党委(人事教育处)、干部教育中心会同相关处室、中心组织实施,全面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