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腾冲市财政:进一步加强“三公”经费管理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各项规定,腾冲市财政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在压缩“三公”经费支出、规范经费管理上持续用劲,取得明显成效。全市“三公”经费从2016年的5646万元下降到2020年的2722万元,下降率达到51.79%,年均降幅13.58%。
一、加强制度建设。巩固拓展公务用车改革成果,适时修改完善公务接待等“三公”经费管理的制度措施,进一步规范“三公”经费预算编制、执行和支出管理,推进“三公”经费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二、加强“三公”经费预算编制。从严从紧编制“三公”经费预算,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总规模,强化分项管理,确保“三公”经费年度预算总规模较上年只减不增。在年初编制部门预算时,在确定的定额标准和限额内,将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因公出国(境)经费统一编入部门支出预算。
三、硬化“三公”经费支出管理。“三公”经费全年支出总额严格控制其在机关运行经费预算总额中的规模和比例,并根据要求每年压缩3%以上。同时,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因公出国(境)经费分别确定控制总额,人均“三公”经费逐步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严格执行财经纪律,督促部门单位依据政策规定进行会计核算,不报销任何超范围、超标准以及与相关公务活动无关的费用。
四、严格“三公”经费公开。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财政部《关于深入推进地方预决算公开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规定,将“三公”经费预决算随同部门预决算一并公开,并附有详细说明,接受监督。
五、规范结余处理。对各部门、各单位财政预算的“三公”经费专项资金结余,年终收回指标。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1年0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