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州财政:全力以赴筑牢西南生态保护屏障
云南省大理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把生态环境作为大理核心资源,始终牢记嘱托,坚持不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筑牢生态保护屏障,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美景永驻人间。
一、打牢发展根基,唱好洱海流域保护治理重头戏。始终把洱海保护治理作为推动全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坚持依法治湖、科学治湖、全民治湖,严格实施《洱海保护管理条例》《海西保护条例》,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开展保护治理。出重拳对洱海流域进行综合整治,坚决落实,定期航拍和卫星遥感监测,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违规用地和建设行为,坚决控制村庄规模无序扩张势头,切实保护好海西田园风光。实行河段长制,推行网格化管理,以洱海流域核心区域、县城、集镇、村庄及沿江、沿河、沿湖、交通沿线为重点,县市城乡为对象,突出抓好截污治污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村落污水处理系统建设,保障建成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探索小湿地、小水塘、沉淀池等土办法,防止污水流入洱海,有效减少入湖污染负荷。同时把洱海保护治理宣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让各族干部群众树牢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形成全社会关心洱海、爱护洱海的浓厚氛围;完善综合执法机构,敢抓敢管,严抓严管,重点严厉打击乱占乱建、乱排乱倒等行为;强化流域乡镇的主体责任,加大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力度,督促各级干部把该担的责任担起来、担到位。“十三五”以来,累计投入洱海保护治理资金270.34亿元,其中:财政资金87.91亿元,专项债券资金30亿元,PPP模式投入115.3亿元,其他融资投入37.13亿元,申报中央和省财政资金55.52亿元。洱海水体生态功能逐步恢复,自净能力不断增强,洱海流域生态环境趋稳向好。
二、强健生态环境“肺”,抓紧湿地保护不放松。先后投入30多亿元,对大理洱海、洱源西湖和茈碧湖、剑川剑湖、鹤庆草海、祥云青海湖等湿地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先后投资3亿多元,实施湿地公园恢复建设、湖滨带生态修复、退耕还湖还林、面山植树造林、小流域治理、水源地保护等一批项目。2019年对洱海周边1806户居民实施生态搬迁,建成52公里生态廊道,2020年计划再建129公里生态廊道工程。同时,实施剑川剑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鹤庆草海州级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湖、退田还湿、湿地恢复等工程项目;洱源西湖建为国家湿地公园,云龙天池省级自然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鹤庆东草海获批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
三、打造良好人居环境,深入开展“三清洁”活动。通过深入开展“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城乡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全州累计6192多万人次参与整治,清运垃圾182万余吨,共投入资金3.47亿元;实施“三清洁”“千村推进百村示范”示范村近千个,在坝区,基本形成“户清扫、组保洁、村收集、乡镇清运、县市处理”五级联动的城乡垃圾处理和通过“一事一议”向村民收取垃圾清运费、实行农村垃圾集中清运和村庄保洁的长效机制;在山区,普遍进行垃圾初分、减量、就地焚烧、填埋等有效处理。“门前三包或四包”责任制进一步得到落实,农村公共区域保洁工作成效显著,村庄环境整洁面貌得以保持。“党员劳动日”“单位劳动日”“巾帼护卫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活动积极开展,带动了更多人积极投身到“三清洁”活动中。
四、把握机遇,统筹推进区域生态建设见实效。以争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试点为抓手,全面实施《大理州主体功能区和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2030)》,推进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建设,深入推进“森林大理”建设,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抓好封山育林、植树造林、村庄绿化、水源整治等工作,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精心守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宝贵资源。全州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达58.61%,建立南涧无量山、云龙天池、剑川剑湖、弥渡太极顶等各类自然保护区29个,总面积272.87万亩,占国土面积6.4%,基本形成物种保护、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
五、抓住重点,坚决打好生态修复和自然保护区整治攻坚战。认真落实《中共大理州委、大理州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通过积极向上申报资金,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重点用于支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地(区)建设、提高湿地保护水平、开展国土绿化、“森林大理”建设、加强森林资源保护、草地生态系统修复、水土流失、石漠化治理、加大水生态保护力度等九个方面工作。2019年共投入生态保护修复及自然保护区整治资金26.85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7.37亿元,省级资金8.18亿元,州级资金1.3亿元;2020年1—5月,投入生态保护修复及自然保护区整治资金49101万元。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0年0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