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大理市财政:着力推动绿色生态农业转型发展
近年来,大理市坚持以保护洱海为核心、以调整种植业结构为抓手,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切实强化资金统筹,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推行农作物绿色生态种植和渔业生态健康养殖,助推绿色生态农业转型发展。
一、突出调整结构,推动种植业布局转型发展。制定实施《大理市洱海流域种植业结构调整方案》,优化绿色生态种植布局,禁止种植以大蒜为主的大水大肥作物,重点选择水稻、鲜食玉米、烤烟、蚕豆、油菜、特色水果、加工型花卉和绿肥等作物。积极推进洱海流域农业绿色生态转型发展,建成各类农作物绿色种植基地14.58万亩;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绿色生态种植,助推农业绿色生态转型发展,建成300亩太空莲生态种植示范区、2620亩稻渔共生绿色水稻种养示范基地、银桥镇良道公司绿色水稻和蔬菜种植等。依托实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带动辐射周边绿色种植基地建设,建成下关镇大庄村绿色蔬菜种植基地和2.3万亩高端特色优质烟叶生态种植示范区。
二、突出“三禁四推”,推动绿色生态种植转型发展。以实施“三禁四推”为抓手,加强流域内冷库及蒜种经营户的宣传引导及监管,切实把农作物绿色生态化种植落实到农户、到田块,实现洱海流域大蒜禁种清零。细化分解8万亩生态化种植任务,追加生态种植4820亩。截至2019年底,乡镇与种植主体签订绿色种植合同14094份,完成种植面积8.48万亩。
三、突出种养结合,推动渔业生态健康养殖转型发展。积极发动规模化经营主体开展稻田养鱼、稻田养蟹等“稻田+”生产模式,建成稻田综合种养示范面积2620亩,提前完成2020年建设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0.2万亩任务。大力发展水生经济作物种植示范,开展清退库塘试点莲藕、海菜花、菱角等水生经济作物种植473.67亩;通过采购招投标,着力实施洱海增殖放流,累计放流裂腹鱼7.5万尾、鲢鱼和鳙鱼12吨。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0年0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