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云南财政新闻联播

云南财政:抚仙湖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显成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云南财政立足机制体制创新,加强保障,上下统筹联动,积极支持抚仙湖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多方筹措,保障项目有序推进。自2017年中央正式批准云南省抚仙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列入全国第二批试点项目范围以来,围绕《云南省抚仙湖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项目实施方案》规划,试点项目已筹集到59.44亿元开展抚仙湖生态环境修复、湖泊保育与综合管理、调田节水、控污治河、矿山修复与水源涵养等5大类共46个项目。其中,中央资金22.63亿元,省级资金1.38亿元,调动市县筹集2.2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入33.23亿元。通过以试点项目为中心,开展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全面启动“森林抚仙湖”建设,并划定抚仙湖径流区生态保护红线,推进抚仙湖流域“多规合一”,实现一张蓝图对抚仙湖流域的全面管控,有效推进了抚仙湖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工程试点项目实施落地。

  二、紧扣目标,推动项目出成效。试点工程以抚仙湖Ⅰ类优质水资源保护为目标,突出流域大生态系统整体性与系统性的有机统一,全面推进流域生态格局优化与空间管控,加大退化土地整治,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并举,整体推进。截至目前,共完成“森林抚仙湖”建设任务7.11万亩;完成抚仙湖沿湖1.8万人生态移民,1万人正在搬迁中;划定了抚仙湖径流区生态保护红线336平方公里、保护岸线66.82公里,并配套设置了一级保护区水位桩、边界桩、风景牌、标志牌;对抚仙湖坝区常年种植蔬菜的5.8万亩耕地全部进行土地流转,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打造绿色农业示范区;通过实施耕地休耕轮作,休耕区域土壤、地下水、渗漏水、河道水体中污染负荷含量明显降低;抚仙湖流域1090个养殖场已全部关闭,131万头畜禽搬出径流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重大进展。通过修复治理,抚仙湖流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流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明显提升,修复治理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山青、水秀、林美、田良、湖净、草绿的治理目标初步显现。

  三、常态监督,强化项目绩效管理。云南省将试点项目推进任务纳入专项督查工作范围,研究制定了《关于对抚仙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项目任务分解的督查通知》《关于加强抚仙湖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项目管理的通知》,建立健全项目推进报告制度和督促检查制度,对试点项目推进情况督促检查实现全覆盖。项目绩效指标体系涉及的修山扩林、调田节水和控污治河、生境修复、治湖保水等指标共19项,省财政按照预算绩效管理要求,以预算资金管理为主线,从数量、质量、时效、成本、效益等方面将抚仙湖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治理专项资金纳入全面绩效管理,实施全过程绩效跟踪,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省财政厅会同省自然资源厅定期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资金支出滞后、核算不规范、项目实施管理不规范等行为早发现、早治理、早整改,强化绩效管理,开展绩效评价,并将试点项目工程进展情况和绩效评价报告上报财政部、自然资源部。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0年01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