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全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助力脱贫摘帽
近年来,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把解决贫困群众安居问题作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决胜战的硬指标,抓实抓细抓好,紧盯最困难人群,加大投入力度,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强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中央和省、市、县各级危房改造资金13.56亿元,解决3222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4类重点对象基本安全住房问题。
一是健全组织抓宣传。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实行“双组长”负责制,成立以县委书记和县长为组长的脱贫攻坚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指挥部,项目实施村委会(社区)组建了强有力的工作机构,做到机构、人员、办公地点、经费、职责五落实,形成了“县级负总体责任,乡(镇)街道负直接责任,村委会(社区)负具体责任”的组织领导体系和责任体系。县级四班子领导挂钩到乡(镇)、街道检查,督促指导全县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印发《口袋书》2万余册、明白卡2万余份,群众对农村危房改造的政策及标准做到“一口清”,参与建房的热情日益高涨。
二是协同发力抓精准。建立住建、扶贫、民政、残联四部门联合办公机制,把4类重点对象危房认定工作作为农村危房改造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好抓实。由县住建局牵头,统筹协调民政、扶贫、财政、残联等部门,组织各乡镇(街道)力量,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对全县4类重点对象住房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做到对象准、底子清、情况明、数据实。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委托有资质的鉴定机构,以户为单位对长期固定居住的4类重点对象危房进行等级认定,并及时建立危房台账资料。完成4类重点对象住房等级认定36860户。针对无人居住危房、国家公职人员和经商办企业等情况,制定了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十一不改”和非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九不改”,做到改造对象精准,并根据4类重点对象危房存量,编制了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
三是严把政策抓规范。严格按照政策规定,规范申请审批程序,实行“农户自愿申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四级申请审批程序,落实改造对象在村镇两级公示制度,确保危房改造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强化档案管理程序,制定了全县统一的纸质档案格式,实行“一户一档”档案管理制度,批准一户,建档一户,将档案表、农户申请、公示、审批、协议、危房认定报告等相关资料全部纳入,确保档案资料全面、真实、完整、准确,并及时录入全国农村危房改造信息系统。严格资金拨付程序,加强资金监管,规范修缮加固、拆除重建、兜底帮建改造方式的工程量结算方式和资金拨付程序,确保资金安全高效。
四是创新举措抓推进。每个乡(镇)街道严格按抗震设防要求都建有拆除重建和修缮加固示范村、示范户,并组织村组干部和其他实施户参观学习,全县建有12个示范村200余户示范户。创新改造方式,通过购买闲置农房、利用集体公房置换等方式,兜底解决自筹资金和投工投料能力极弱深度贫困户住房安全。大力推广造价低、工期短、安全可靠的农村危房修缮加固的方式和技术。严格控制建房面积,降低建房成本,减轻贫困户建房负担。
五是突出质量抓结合。实行领导挂片,干部、技术人员分片包干责任制,对全县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工程进度督查,做到质量监管一户不漏、现场环节一个不少,确保建设一户,质量达标一户。坚持把农村危房改造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相结合,根据村庄民居风貌、气候特征、生活习惯等因素,统筹厨卫、门窗、楼板、板壁、墙面、地板等改造,既考虑结构安全,也兼顾内外整洁,确保改造后达到“厨房净、卧室净、客厅净、个人卫生净、室外净,有厨具、有家具、有家电、有衣被,物件摆放规范”的“五净四有一规范”效果,做到“里子”与“面子”兼顾。通过危房改造的实施,村容村貌发生了明显变化,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的精神面貌和卫生习惯有了明显的变化。
六是严格标准抓验收。严格按照《云南省脱贫攻坚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竣工验收管理大纲》《曲靖市脱贫攻坚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竣工验收管理暂行办法》和《富源县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安全和竣工验收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的要求组织验收。严格审查工程项目资金拨付、竣工决算、审计报告等情况,切实做到专人管理、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全面查看工程实施的文件资料、相关表册的立卷归档工作,切实做到文件档案资料齐全、完整、规范,符合建档要求。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9年09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