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传统村落保护初见成效
2015年以来,曲靖市围绕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实施传统村落保护项目10个,涉及7个县市10个行政村13个自然村,项目总投资2044.13万元,项目的实施,切实保护了文物古迹、传统村落、传统建筑、古树古木等。
一是修复“古”建筑。通过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实施,充分挖掘村内古景,修复古建筑。罗平县富乐镇富乐村充分挖掘“中天斗阁”及“浙溪书院”等历史人文元素,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和历史悠久的古镇文化发扬注入了活力。陆良县芳华镇雍家村是一个以家族为代表的群体性汉族建筑村寨,村内“水阁”“得胜寺”“顾村中门”等古建筑各有特色。
二是传承“古”文化。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被誉为“中国万里京运第一村”,曾是明清时期进京的交通要道,建有会馆、祠堂、庙宇等10余座,商号150余家,具有浓厚的铜商文化特色。白雾村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全面融入历史、人文等铜商元素,彰显白雾村古老淳朴、山峦叠翠、古韵幽幽的风貌,把村庄建设成宜居、宜游、宜业的“美丽乡村”。师宗县竹基居委会淑基村是晚清名人、岳阳楼长联作者窦垿的故里,积淀形成了淑基浓郁的文化底蕴,通过实施项目,丰富的文化资源、厚重的历史文脉等优势得到进一步挖掘和传承。同时,淑基村精心打造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全新定位了“传承中华美德,讲好家风故事”的教育主题,以窦氏宗祠、展览馆、道德园、道德评议会等,全面挖掘文化内涵,整理优秀家风、家训、家规,让“孝、善、诚、谦”等中华传统美德的道德精神深入人心。
三是展现“特”风情。马龙县马鸣乡咨卡村是典型的彝族聚集村,项目结合传统的“咨卡彝族泡缸酒”“火草褂”“火把节”“摔跤节”等民族地方特色资源进行规划,自然与人文景观充分结合,古村落与新时代交相辉映,吸引人们前来参观和体验彝族文化,加快了传统村落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四是做好“美”文章。曲靖市坚持因地制宜,结合传统村落保护,及时对房屋进行结构加固,房屋装饰修复,建筑外立面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村内道路修建、养护工程,村内绿化、亮化工程,村内供水设施、排水设施建设,垃圾池建设、生态公厕,村庄公共活动场所建设,加大整治人居环境。塑造村庄特色,加强古树名木保护,重点保留村庄原有风貌。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8年0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