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云南财政新闻联播

西双版纳州农村综合改革助力边境乡村发展

  西双版纳州国境线长966.3公里,13种世居民族中有布朗、拉祜、瓦、基诺、景颇5种人数较少“直过民族”,边远山区村寨较多,发展滞后的“瓶颈”长期存在。从2008年开始,在国家、省级财政资金强有力的支持下,西双版纳州着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努力改变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2008至2016年,全州各级财政共投入项目建设资金117,340万元,其中,各级财政奖补资金45,028万元,整合其他财政资金9,885万元,引导和带动农民群众及社会投入62,427万元。3,487个建设项目在西双版纳州2,271个村寨遍地开花,受益群众达134万余人次。

  一是助力扶贫攻坚,乡村旧貌换新颜。农村综合改革项目资金的注入,有力带动整合了其他建设项目资金,加快了边境一线美丽乡村建设和扶贫攻坚工作的步伐,促进了乡村旧貌换新颜。2016年,西双版纳州对接到边境一线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专项资金1,700万元,惠及全州一市二县8个乡镇13个自然村,受益户数1,343户,受益人数6,269人。2017年,继续对接到边境县“四位一体”试点建设项目资金1,500万元,惠及三个边境县市的3个行政村,专项用于深化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将美丽乡村与基层党建示范点有机结合,力争成为边疆民族地区农村综合改革的样板和边疆党建长廊建设的标杆。

  二是助力农业经济转型,推动农村新业态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助推了农业、农村、农民经济蓬勃发展的进程,为传统农业生产与旅游经济的融合发展打下了基础,催生了农村新业态的发展,推进了农业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出“旅游+”“生态+”“边境+”等发展模式。2017年,西双版纳州结合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筛选出一批区位优势好、基础设施完善、带动效益广、有较大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潜力的村寨,作为西双版纳州最美乡村首批农村新业态项目示范点进行提升打造。涉及全州一市两县10个乡镇的12个自然村,惠及5个边境乡镇。项目计划总投资5,228.83万元,其中,省级财政下达启动资金1,200万元,自筹40.83万元,计划撬动整合其他部门及社会投入资金1,354万元,开展启动了美丽乡村农村新业态项目。

  三是助力民生改善,激发建设美丽家园热情。农村综合改革项目资金的投入与创新,改善了村寨基础设施薄弱和公益事业发展滞后的现状,村容村貌、人居环境得到提升,改善了民生,凝聚了民心,筑牢了党在边疆的思想文化阵地,促使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加激发出群众建设美丽家园,勤劳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热情,大大提升了边境一线村寨“爱边、兴边、护边、固边”的氛围,让边境线一线群众爱国爱家的积极性高涨。

  四是助力基层党建,筑牢民族团结基石。以“抓党建,促发展”为突破口,采取“财政拨一点、党费补一点、部门帮一点、村寨筹一点”等措施,带动村寨的发展,实现共同致富。通过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动廉政建设,提升了村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在边境民族地区的凝聚力和执政能力,夯实了边境基层党组织维护边境安宁、增进民族团结的基石,凝聚起各族群众爱党爱国建设美丽家园的强大合力,为边疆和谐稳定、繁荣昌盛增添了动力。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7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