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市以农村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为抓手 聚力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
按照中央和我省关于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部署要求,腾冲市以农村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为抓手,在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不懈努力,按时按质全面完成了试点建设任务,成效显著。
一、夯实基础、彰显特色,打造各具特色和亮点突出的美丽乡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一是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依托项目区得天独厚的旅游特色资源,境内山清水秀、古树、红花、田园相映成趣的绮丽风光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风情,打造生态环境良好,自然风光秀美的休闲旅游村庄,随着项目的建成带动,清水乡三家村中寨、中和镇新歧社区成为近年来腾冲市乡村旅游、户外运动的又一新热点和新亮点,助推了腾冲市全域旅游发展。二是与弘扬民族文化相结合。清水乡中寨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其中以佤族为主。通过项目建成民族文化活动广场、新建民族文化展室、佤王府、佤族宗教祭台等,有效延续和传承民族、历史文化,积极开展民族文化活动,增进佤汉交流。
二、整体谋划、系统推进,以“四位一体”为抓手探索脱贫攻坚与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四位一体”项目建设过程中,一是与扶贫攻坚相结合。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积极探索助推脱贫攻坚新模式。如北海乡新乐社区属贫困乡中的贫困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投入项目资金50万元,由村集体投入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建设毛驴养殖场一个。截至今年6月,入社社员131人(其中贫困户82户),全体成员以实物形式出资,折合人民币180万元,投入资金农户62户,贫困户投入扶贫资金折合54万,带动农户54户,养殖毛驴200余头,种驴10头。辐射带动村民散养毛驴70余户180余头。预计年底收益可达55.8万元,其中村集体收益11万元,农户收益44.8万元。二是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试点村生态、土地资源和区位优势,以产业园建设为抓手,以点带面形成独具区域特色的产业链条,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特色农业转变。同时,推进农民土地入股、劳动力合作,村集体服务、公共基础设施资产入股等多种发展模式,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三、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为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实施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建设项目中,一是实施资源有效利用型项目1个。即以村集体流转或利用村集体机动地、荒地以及耕地等节余的土地及其他可利用的集体所有资源,引导集体资产以承包、租赁等形式开发经营,实现集体资产的增效。二是实施提供服务型项目1个。即以村集体创办服务实体,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加工、流通、仓储、劳务等有偿服务,促进农业由生产生产环节向产前、产后延伸,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和拓展农业新功能。三是实施混合经营型项目2个。即以项目形成的集体资产或资源参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经营稳健的工商企业,鼓励村集体与其他经济主体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项目,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渠道,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多元化。四是实施物业管理型项目7个。即以村集体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的要求,开发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物业项目,发展物业经济。盘活村集体闲置不动产,开展租赁经营,增加村集体资产和物业经营收入,拓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空间。
四、落实制度、创新模式,加强项目管护探索建立资产永续利用的长效机制。一是对所有建成后经验收合格的农村综合改革项目,均由各乡镇将项目形成的固定资产移交至项目受益村入账管理,明确集体资产权属和管理主体,做到产权明晰。二是各社区均制定村规民约,各受益村、组均制定管护措施,落实管护经费,实行责任到人,分段分片包干,切实做到管护有规、惩治有据、执行有力。三是认真总结,不断探索,力求在项目管护制度和模式实现创新和突破,努力形成农民群众受益,村集体资产壮大,公共资源管理有序的共赢局面。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7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