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县“四结合”抓实精准扶贫
一是美丽乡村建设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坚持规划引导,突出地域特色;坚持点面结合,连片推进;坚持多元投入,整合资源的原则,将美丽乡村建设与脱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瞄准扶贫对象和脱贫重点,同抓同落实。积极整合扶贫资金,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支持富良棚乡高位推进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启动项目共94个,投入资金22204万元。2016年,共投入308万元实施了甸中镇雨云组美丽乡村建设,投入166万元实施了塔甸镇火枇杷组、戈嘎组传统村落保护建设。有力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扶持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支持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二是易地扶贫搬迁与整村推进相结合。深入调查乡村地质灾害程度,实行安居房建设、易地扶贫搬迁、整村推进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在易地搬迁项目建设中,以村民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修复等工程建设为重点,筹措资金11149.28万元,实施了塔甸镇拉咩组等9个村民小组搬迁,重点安置599户2260人。在整村推进扶贫中,筹资财政扶贫资金800万元,实施文山村、西就村、海味村、大维堵村4个贫困行政村的村庄道路硬化、小水窖、灌溉管道、机耕路等配套工程建设。筹集扶贫资金90万元,实施了峨迭组、钢厂组、他达莫组3个贫困自然村高稳产农田建设,农产品交易场所、排灌沟、机耕路等配套工程建设。
三是改善人居环境与夯实基础相结合。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整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建设、传统村落保护等资金,重点建设了塔冲村一期56户民居房,以及水景观广场、凉亭、走廊、绿化等;2015年,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在2016年建成,共投入资金1851万元实施了村庄道路硬化、村容美化亮化、公共场所等建设,共有35个村居委会44个村民小组的3567户12284人受益;实施了富良棚乡、塔甸镇、岔河乡、化念镇为主的彝族特色集镇风貌改造;丫勒集贸市场建设等工程建设。在道路交通、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以政策扶持与脱贫攻坚同步实施,重点建设了富公线、迭舍莫路等道路硬化,翻家水库、贡山水库等7件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3件“五小水利”坝塘整治项目建设,13件沟渠项目工程建设等,夯实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改善了村民人居环境。
四是农村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整合各类资金和资源,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推动农村产业发展。重点建设了509口烟田水窖、4906亩烟田改造、80.5亩烤烟育苗场地、218座新式烤房等建设,夯实了发展基础;实施了14万株核桃苗的采购与移栽、507亩紫薯采收、226亩南方冬枣移栽及配套滴灌设备安装。投入扶贫专项资金222万元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实施了塔冲村、富良棚村生猪养殖,以及双江街道乃邑村野山药种植3个产业扶贫项目。组织发放了农村小额信用扶贫贷款4000万元与贴息资金100万元,支持了898户贫困农户发展种植、养殖、返乡农民工创业等产业。实行雨露计划,依托县职中组织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140人。投入扶贫资金558万元,实施了小河村、小海洽、小鱼塘三个革命老区项目建设,以及农产品交易整理场所,有力推动了农村产业发展。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