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分好管好“三个蛋糕” 打造大理财政“升级版”
大理州财政局
面对全国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中低速增长趋于常态化、财政支出刚性增大趋于常态化、收支“紧平衡”趋于常态化的“三个常态化”,以及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双重倒逼的实际,大理州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做大“蛋糕”、分好 “蛋糕”、管好“蛋糕”,才能全力打造大理财政“升级版”。
一、要务在做大“蛋糕”,持续发力抓增收
一是拓展财源渠道。采取“放水养鱼”“筑巢引凤”等方法,多措并举发展产业、提升企业、促进创业,着力优化主体财源,壮大新兴财源,挖掘潜在财源,打造立体财源。二是注重财源质量。在财源培植的过程中,重点把握“好”和“快”、“质”和“量”的关系,坚持好字优先,在“好”中求“快”,在“稳”中求“进”,在“质”中求“量”。三是优化收入结构。推动由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发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发展转变。千方百计提高一般预算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提高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提高主体税种占税收收入的比重,提高单位GDP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提高科技进步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提高单位能耗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四是作好聚财文章。在聚财中,既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确保税收收入应收尽收,又防止寅吃卯粮、涸泽而渔的税收征收现象发生。坚持大小税种齐抓共管。真心实意服务好企业和纳税人,努力创造更加良好的财税增收环境。深入挖掘非税收入增收潜力,紧紧依靠内力、借取外力、形成合力,大力争取各方资金支持。
二、关键在分好“蛋糕”,深化改革抓优化
一是抓盘活用对资金。对现有的各类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范围、内容、对象和数量进行认真清理与调整,努力将新增财力更多地用于改善民生。通过调整优化新增财政支出,并采取增量带存量的资金分配方式,着力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着力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二是抓整合用足资金。力戒分“小钱”、办“小事”,充分发挥资金的集成优势,集中财力办大事。积极整合增量与存量、中央与省、财政与社会、州内与州外等方面的资金,集中财力办最有意义、最急需的大事,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集成效应。三是抓创新用活资金。努力创新财政投融资方式,积极采取财政贴息、以奖代补、PPP(公私合营)等方式,加快推进财政、金融和社会资本的高效融合,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资本化运作水平,着力放大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最大限度地吸引社会资金,力争紧中求活。
三、落脚在管好“蛋糕”,建立制度抓管理
一是加强法制建设。积极完善财税法规制度体系,加强财税执法和监督检查,广泛开展财税法制宣传教育。切实用制度管钱、管事,真正把钱花在最有优势、最能见效、工作最扎实的地方。二是深化预算管理。继续深化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保基金预算改革,加快建立健全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深入推进财政预算信息公开,着力强化预算约束。着力增强预算统筹安排财力的能力,促进政府职能更加集中统一。积极调整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不断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强化监督检查。与时俱进创新财政监督体制机制,充分发挥财政监督检查在财政资金安排使用中的威慑作用和惩戒功能。坚决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确保财政支出的每一分钱、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内进行,在人大、审计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下进行。
四、目的在推动发展,攻坚克难抓落实
一是强化工作机制。要紧紧围绕深化财政改革,重点推进政府性债务管理、政府购买服务、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生态补偿机制改革等工作机制。建立债务动态监控网,化解和控制债务的步骤与措施。继续贯彻落实各项税收优惠减免政策、继续推进“营改增”试点、清理取消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努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二是强化收入管理。组织收入的第一要务是要准确掌握中央和省各块资金的总量和分配原则,做好基础工作,求得中央和省对大理的特殊关爱和支持;要严格按照“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制止和纠正越权减免税,严厉打击偷骗税违法行为”的原则,继续加强对重点税源、重点行业的监控,有效提高税收入库进度;要抓实非税收入征管工作,确保各项财政收入按时足额入库。三是强化支出管理。要严格执行人代会批准的年初预算,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要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总体目标要求,集中增量财力支持新兴产业、优势企业优先发展,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要严控行政成本,制止铺张浪费,规范公共支出范围,避免财政支出碎片化现象,加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确保财政支出在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上发挥积极作用。四是强化财政调控职能。面对当前经济结构调整转型的宏观环境,财政要充分发挥调控经济的职能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出台的各项稳增长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针对小微企业的减税让利政策,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弥补市场失灵;要及时清理盘活沉淀资金,有效整合各类财政资源,大胆探索新的投融资模式,引导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管理。还要积极探索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有效控制地方债务规模、杜绝盲目举债,防范财政风险,确保大理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