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云南财政新闻联播

永善县财政局: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纪实

云南省永善县财政局

  惠民项目暖民心

  永善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是滇、川两省交接处的国家级贫困县,山区、半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最高海拔3199.5米,最低海拔340米,高差2859.5米。全县下辖9乡6镇137个村(居)民委员会1342个自然村2737个村民小组。境内居住着汉、彝、苗、回、壮等14种民族,总人口45.82万人,其中乡村人口40.4万人,占总人口的88.17%。2007年末,全县尚有879个自然村不通公路,有1288个自然村道村内未实现道路硬化,有403个自然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未得到解决,有692个自然村农业灌溉条件未得到改善,有169个自然村不通电,所有自然村均无文化活动场所,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差的现象依然十分突出。

  2008年全县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后,乡镇十分踊跃,积极申请财实施政奖补项目,涌现出很多感人的场景:墨翰乡花园村下水营自然村上至70高龄的老人,下至10多岁的孩子,每天早出晚归,主动参与公益事业建设,呈现出“男女老幼齐上阵,家家1户户修路忙,人人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的动人场景。溪洛渡镇玉笋村实施道路硬化工程呈现出“社社比进度、比质量、争先进”,群众热情、主动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的可喜场面,通过四年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玉笋村80%以上的村民小组实现了道路硬化,“睛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已成为历史。同样是溪洛渡镇桐堡村槐花二村民小组在户道路硬化建设中,部分村民主动拆除占道房屋,土地主动无偿出让,村民互帮互助、相互换工、端茶送水、相敬如宾,“一条路”化解了邻里多年的积怨,村主任刘安贤高兴的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推行,不仅改变了村容村貌,而且改善了干群关系,村民之间更加团结和睦”。

  在永善县的15个乡镇,像这样得到奖补项目实惠的乡村还有很多。2008年至2011年,全县通过一事一议、民主决策的方式,按村申报、乡镇审核、县审定的程序,共批准实施一事一议财政政奖补项目1047个,其中:道路硬化项目133个,公路、桥涵项目681个,人畜饮水工程121个,小型农田水利项目43个,环卫设施项目13个,文化体育设施项目43个,输电线路改造项目13个;项目总投资9606.79万元,其中:村民筹资捐资450.2万元,村民筹劳折资4236.42万元,村民筹料折资453.21万元,村集体经济投入0.47万元,社会捐资赞助2.5万元,整合资金9.79万元,财政奖补资金4454.2万元。

  规范运作顺民意

  为了做好这项惠民工作,永善县制定出台了《永善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管理(试行)办法》、《永善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公开公示制度》、《永善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监督检查制度》、《永善县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管理办法》、《永善县村级公益设施管护制度》、《永善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档案管理制度》和《永善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考核验收管理办法》。从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需求最迫切的村内道路硬化、村组公路建设、人畜引水、小型农田水利、环卫设施和文化基础设施等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入手,结合全县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现状,与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饮水安全工程、村容村貌整治、灾后重建、移民搬迁、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等有机结合起来,以自然村为单元,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连片推进”的要求,对全县15个乡(镇)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出了五年总体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按照先易后难,先小后大,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层层推进的办法,逐年加大实施力度。特别是财政奖补资金带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资金从“撒胡椒面”到“捏指成拳”,全县各乡(镇)不搞一刀切,通过财政奖补带动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移民搬迁、灾后重建等各项支农和扶贫资金的整合,集中力量办成了一些大事,资金效益放大数倍。同时,在群众中广泛开展政策宣传,动员组织群众自觉参与,干什么项目?收多少钱?谁来收钱?谁来管钱?怎么用钱?都让农民群众自己定、自己干。坚持民主决策、筹补结合、直接受益、规范管理、注重实效、阳光操作的原则,把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此项工作的思想和行动调动起来,变“要我做”为“我要做”,真正形成强大的群众运动,从而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热情;在项目实施中加强督查考核,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从而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

  制度建设是保障

  一是领导重视。为了加强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领导,县政府成立了县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副县长和人大、政协联系农业的主要领导任副组长,财政、扶贫、建设、农业、水利、林业、交通、环保、新农办、审计和纪检监察等部门主要领导任成员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明确了工作职责,部门之间既有分工,又共同协作,形成了较强的工作合力。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财政奖补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做到了领导到位,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是建立工作制度。永善县人民政府立足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永善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实施方案》、《永善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实施细则》、《永善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试行办法》等文件,明确了一事一议财政奖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奖补原则、奖补范围、工作步骤和纪律要求。

  三是强化宣传。县、乡两级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利用各种大型会议和组织工作组深入村、组召开村民小组会议、张帖标语、发放资料、开办墙报专栏等多种形式,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这一惠农政行广泛宣传,广大村民对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有了深刻的认识。经过四年的不断宣传发动,全县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这一惠民政策基本做到家喻户晓,成人皆知。

  四是建立监督制度。在项目组织实施中,全县建立了“三级”监督管理机制:村级成立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领导班子,村两委主要领导主抓项目建设管理和组织协调,督促项目实施小组在规定时限内按质、按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乡镇设立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工作班子,按相关要求,随时深入各项目村进行督查;县领导小组及其相关成员单位组成督查小组,定时深入到各项目村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通过对整过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全程跟踪监管,确保了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五是健全管养制度。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形成的资产归议事主体所有,对各年建成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谁管护”的原则,明确一事一议公益设施的所有权,落实好管护责任主体,全县已建成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各受益主体在乡镇综改办的指导下均成立了管护队伍,制定了管护养护制度,切实加强管理,确保工程持久发挥效益。

  农村面貌大变样

  四年来,永善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围绕“大局观念、创新观念、群众观念”,以“资金大整合、人力大集中、工作大发展、农村大变样”的理念,正确处理好“发展观、政绩观、群众观”,达到了“小资金撬动大投入,小补助推动大建设,小投入发挥大效益”的目标,取得了基层干部高兴、群众得实惠的良好成效,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2008年至今,全县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项目的具体实施,累计完成水泥路面硬化124条181.1千米,村组公路643条1177.98千米,人行桥18座458延米,水池水窖195个7090立方米,村内安全饮水管线121条468.47千米,渠道治理41条43.57千米,排污沟1条1.5千米,公厕11个308平方米,文化体育活动场所10944平方米,输电线路13条32.5杆公里。项目惠及15乡镇133个行政村3个社区1020个自然村,55700户农户218170人直接受益。全县65%以上的行政村其本实现社社通公路,有的甚至达至户户通公路,溪洛渡镇玉笋村、桐堡村、白沙村、干河村和溪洛渡村80%以上的村民小组基本实现通水泥路,农村交通运输难和群众行路难的问题得到切实解决。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3年0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