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云南财政新闻联播

曲靖市现代农业生产项目突出“三个效应”

  2008年以来,在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项目资金的带动下,曲靖市上下凝心聚力,掀起了一场发展现代农业的高潮。2008年,全市共有6个县(市、区)被确定为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县,发展生猪养殖和蔬菜种植项目。中央补助财政扶持资金2000万元,其中:生猪项目扶持资金1400万元,蔬菜项目扶持600万元。曲靖市通过积极整合资金,引导社会参与,创新发展模式,突出了集聚、带动和创新三大效应,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有力地推进了全市农村经济发展。

  突出现代农业对资金的“集聚”效应。曲靖市抓住2008年中央财政设立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的机遇,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明确各市(县、区)财政每年安排扶持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并根据同级财政增长情况逐年增加,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投入。截止2008年底,共整合及争取资金32409万元,其中:生猪项目整合9437万元;蔬菜项目整合1739万元;市级财政投入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5000万元;开展小康示范村建设整合资金4500万元,其中,县(市、区)财政投入3600万元;实施生猪“三百工程”扶持生猪产业发展,县、区财政投入2500万元;争取中央财政生猪调出大县奖励2508万元;争取省级重点村补助资金6725万元;中央财政发展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带动效应为116.2,充分发挥了现代农业这一资金整合平台的“集聚”效应。通过整合争取,形成合力,不断加快全市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步伐。

  突出现代农业对农户的“带动”效应。曲靖市创新投入方式和融资方式,发挥发展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引导作用,筹集社会资金,带动农户积极参与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户增收。截至20095月,全市共带动187650户农户参与发展现代农业生产项目,其中蔬菜项目带动农户数1650户,养殖项目带动186000户。

  突出现代农业对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效应。曲靖市各县、区结合当地实际,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采取股份合作型、送母分仔型、借船出海型等模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一是股份合作型。采取农民入股和财政资金扶持相结合的方式,共同经营,入股分红。陆良县在中央财政发展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30万元的带动下,以农民入股和财政资金扶持相结合的方式,带动19户农民参与养殖场,户均入股15.26万元,筹集股金290万元。二是送母分仔型。会泽县采取“协会搭台,大户联合建园区,园区带小区,小区带大户”的“送母分仔(犊、羔)型”养殖业发展模式。对园内的养殖大户,由产销协会购买基础母猪分送给养殖户饲养,在饲养周期内按“送12”的比例回收优良后备母猪;对小区内的养殖户,由协会将从园区回收的优良后备母猪分送给养殖户饲养,在饲养周期内按“送11”的比例回收优质仔猪。养殖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有力地促进了养殖业快速发展。截止2008年底,投入资金1960万元,“送母分仔”模式发展到21个乡(镇),发放母畜2.1万头(只),受益农户1.6万户6.1万人。三是借船出海型。麒麟区在发展现代农业蔬菜产业中,通过出租土地的方式,引进港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步伐。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采取以平均700.亩的土地出租、以人均月800元以上安排农民进入企业务工的措施,引进龙头企业香港勇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促进发展现代农业。截止20095月底,在中央现代农业生产资金300万元的带动下,香港勇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入资金1012万元,项目投资总额达到1402万元。在越州镇马房、上坡村委会和沿江乡小坝圩村委会,实施3200亩规模连片现代外销蔬菜种植基地建设。2008年,麒麟区项目区蔬菜产品外销量突破2万吨,比2007年增33%,其中,出口量比上年增50%项目建设覆盖农户3000户,受益农民12000人,增加农业劳动力6187个。

  通过发挥三大效应,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有力地推进了项目区优势产业的发展。农产品质量明显提升、结构明显改善、农民收入明显增加。截止20095月底,4个生猪产业项目县(市),发展现代农业生猪产业项目区新增收入2707.5万元,解决就业人数74.4万人,带动养殖户18.6万户;蔬菜产业实现产值2.44亿元,蔬菜产量8万吨,解决就业人数1600人,带动农户数1650户。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9年08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