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新疆财政新闻联播

新疆财政:不断提高电子票据管理科技化含量
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

  今年以来,乌鲁木齐市财政局多措并举,强化为民服务理念,以“放管服”改革催生动力,促进电子票据管理方式转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服务大局和推动发展的能力,实现缴费取票“最多跑一次”或“零跑腿”的服务新模式,打造优质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能力。

  迅速行动,快速落实“全覆盖”

  一是理顺工作体制机制。扎实开展前期信息收集、研究制定改革方案、明确改革任务等基础工作。指导区(县)财政部门细化改革措施,完成时限,倒排工期、责任到人,并对组织领导、分工协作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二是切实为民办实事。按照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要求,以满足群众缴费方式多样化、便民服务高效化需求为导向,在乌鲁木齐市1312家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用票据单位实施全领域、全级次改革,做到多点发力、早获实效,实现310个财政票据开票项目从“线下”走向“线上”。三是工作成效初步显现。依托自治区财政厅“一体化服务”平台,目前乌鲁木齐市系统上线单位已达788家,上线率60%,累计发放各类财政电子票据5.12万份,工作实施成果领跑于全疆。

  压茬推进,巩固成果“保实效”

  针对财政电子票据流程再构优化涉及面大、整体性强的难点,市财政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加强与各单位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一是“上门”核验增效率。根据当前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工作实施进度,同步统筹组织开展乌鲁木齐市本级单位纸质票据核验与销毁工作,期间对用票量大的30余家单位安排专人上门核验,已完成106家单位保存期满财政票据的核销工作。二是技术指导优服务。定期为用票单位提供业务指导,组织各用票单位间相互交流与学习。同时,将财政票据管理事后监督检查转变为事前指导、事中服务,每月2次定期征询各用票单位在改革工作中的发现困难与问题,及时解决并总结完善,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服务效能,巩固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工作成果。

  分类推进,夯实基础“见红利”

  为最大限度释放便民利企改革红利,按照《乌鲁木齐市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在市本级和各区(县)同时启动了医疗机构试点工作。目前,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米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两家单位已率先完成医疗机构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实现了医疗收费票据从开具、流转、验伪、报销到入账记录等全流程电子化,以电子票据代替纸质票据,变“工厂印制”为“系统生成”,由原来的一份票据从计划申请到印制完成跨度时间长,到现在的随时随地可以线上申领核发,全面提升了患者就医效率和医院管理效能,节约了相关成本开支,为乌鲁木齐市医疗卫生系统电子票据改革探索提供了有益经验。

  培训交流,打通堵点“促提升”

  一是会议交流找问题。组织乌鲁木齐市本级各医院和各区(县)辖属综合医院票据工作人员、一体化服务平台软件公司等相关工作人员召开医疗机构电子财政票据管理改革交流会。全面总结了现阶段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此项工作面临的重点、难点以及新形势、新问题。二是现场试点疏难点。将市口腔医院列为试点机构,向各医院相关工作负责人员进行了全过程展示,全体人员针对试点改革中发现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交流。通过现场观摩与交流,达到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理清思路和协同推进的目的,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乌鲁木齐市财政局将在认真总结前期改革经验的基础上,采取实地调研、树立标杆、分类指导、交流培训等方式,进一步加强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推进力度。通过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实现“以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让用票单位和办事群众减少路途奔波,提高服务体验,不断提高办事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打通票据服务“最后一公里”。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1年12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