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创新财税工作思路构建长效财政保障机制
一是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把乌鲁木齐稳定、发展、建设工作主动纳入全疆总体规划中实施,针对本市收支运行新特点,积极争取上级财政优惠财政体制,加大对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宗教事务管理、边疆发展和边境口岸管控等方面政策支持。对于“丝绸之路”五大中心建设、老城区改造提升、大气污染防治等涉及全疆经济社会发展、资金需求量大、社会资本难以进入的行业领域,通过中央财政奖补政策、自治区新增专项债券转贷、市级重点项目基金等多种渠道予以保障。
二是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转变固有资金争取渠道,发挥财政部门组织协调职能,会同各行业主管单位科学统筹编制部门预算,夯实政府投资项目各项基础工作,以主管部门对口申报作为争取资金的主渠道,避免出现因项目不实而导致资金挂空的局面。
三是适应当前财税政策导向,转变和扭转在财政收入高速增长时期形成的一些高投入、高支出的惯性思维和做法,科学处理好财政与经济互为支撑的作用关系,立足县域经济发展,调整对区县财政管理体制,市级不再参与区县财政税收分成,财力进一步向区县倾斜,事权进一步向区县集中。推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涉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建设原则上均通过基金投入、PPP等市场化模式开展,切实减轻财政支出压力。
四是严格依法征收、支出执行、政府债务等方面预算执行管理,将紧预算、严支出作为财政工作的常态,将保支出、不保满足、有保有压作为支出管理的主旋律,坚持问题导向和风险防范,实施专项资金跨行业、跨部门的清理归并,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财政投入,将财政直接支持企业的资金逐步转为产业引导基金,通过“由补变投”引导社会各方参与实体经济发展,通过建机制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来提升财政绩效。
五是坚持“财为政本”,开展完善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制度的前期基础工作,转变财政管理调控模式,财政资金逐步由“补建设”向“补运营”转变,更好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方面的作用。在确保现有财力格局总体稳定基础上,结合税制改革,根据税种属性,进一步理顺市级和区县级财政收入划分的体制机制,为全市构建反恐维稳、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三大工作格局”奠定长效的政策和体制机制保障。
六是强化政策研究,积极开展财政课题研究工作,夯实统计信息资料和数据,在财政收支政策的研究上先人一手,快人一步,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及时、准确、高效的参考依据。会同各行业主管部门着力打造有利于增进经济活力的财税支持政策、产业促进政策、就业保障政策和人才引智政策,鼓励和吸引各方面社会资本和各类经济主体参与投资建设,促进形成政策研究的生产力。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7年06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