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布尔津县“五项措施”筑牢城乡低保资金的“安全网”
为使有限的社会救助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新疆布尔津县从源头抓起,通过建立预算保障、资金封闭运行、严格审核程序、规范发放流程等因素,管好用好困难群众的“救命钱”,筑牢低保资金的“安全网”。
一是完善制度建设。严格执行中央、自治区等各级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低保审批程序、动态管理制、监管机制以及责任追究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低保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是严格预算编制。根据核定的城乡低保对象人数,实际补差水平、保障标准调整等因素,编制年度资金预算,合理安排列支地方配套资金及工作经费,保证工作有序开展。
三是实行专户管理。将低保资金建立财政专户,实行专项管理、专帐核算、专款专用,严格按照有关要求按时足额拨付,杜绝截留、挤占和挪用的现象,确保资金安全运行。
四是提高现有数据平台使用效率。通过搭建财政资金审核比对平台建设,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实现对每位低保申请人的就业、社保、经商、缴税、机动车等收入和财产信息进行核对,对家庭财产发生变化的保障对象,及时增发、减发、停发保障金,保证城乡低保资金合法高效使用。经系统比对核实,全县退出保障机制345人次,审减资金28.2万元,有效维护了低保制度的公平、公正。
五是强化资金监督。通过不断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动态管理机制,对保障对象收入、生活情况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核查并作出动态调整,最大限度地保障困难群众利益。通过民政、财政、审计、纪检监督和群众民主监督及舆论监督等渠道进行监督,杜绝滥用职权、暗箱操作、弄虚作假和人情保等违纪违规现象,确保城乡低保工作规范运行,切实体现最低生活保障是最后一道“安全网”的保障功能。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6年0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