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州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搞好生态治理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既是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伊犁州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内在要求。这些年,伊犁州农业开发坚持将项目建设与改善农村牧区生态环境有机结合,支持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流失治理,统筹考虑环境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农发生态治理项目实施中,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从而实现了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双赢”。
农发生态治理项目建设坚持把林业措施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对生态脆弱地区加大资金投入,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切实搞好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治理。2011-2014年间,农发土地治理项目区累计改善灌溉面积40.14万亩,治理土地沙化面积3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8.41万亩,共节约灌溉用水6661.4万立方米。此外,新建苗圃148亩,新增农田林网防护面积20.1万亩,推广良种种植3.81万亩。项目区内还普遍推广了优良新品种,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坚持有机肥与化肥合理匹配及有机肥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这些措施既减少了土壤和大气污染,改善了区域小气候,又降低了风沙侵蚀,防止了土壤沙化,提高了生态效益。
“十二五”期间,农业开发还在伊犁河谷重点建设了4个林业生态示范项目和生态林保护示范项目,旨在为项目区农田提供生态屏障,推进特色经济林建设,支持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致力打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此外,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农业开发将土地治理项目规划与当地农村道路建设、农村环境整治等相结合,产业化项目与当地优势主导产业的发展相结合,促进农产品基地建设、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通过项目建设,带动项目区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和村容村貌的美化,为新农村建设奠定物质基础,为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感受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积极贡献。
发布日期:2016年0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