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新疆财政新闻联播

新源县从五个方面入手破解设施农业发展难题

  新源县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一条有效途径来抓,采取五项措施破解发展难题。

  一是制定保障措施,破解落实不力问题。县乡两级成立设施农业发展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并把设施农业建设列入绩效目标考核中,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责任制,明确今年新建高标准温室700座。巩固2008年温室建设水平,将发展设施农业各项工作细化,层层签订责任状,责任到人,把任务分解到每个月,明确建设进度。同时,由农业、效能等部门组成督查组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发展设施农业的各项任务目标完成。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破解资金短缺问题。建立以农民和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政府投入为引导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今年县财政将投入310万元用于支持科技生产示范基地、集中育苗中心、设施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建设等,并合理调配扶贫、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科技兴农、农业产业化等资金,捆绑使用,扶持发展设施农业。同时,建立60万元的设施农业贷款贴息专项基金,对新建温室贷款农户实行全额利息补贴,并安排一定比例信贷资金用于发展设施农业。

    三是强化科技支撑,破解技术力量薄弱问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对现有农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成立技术指导服务队,及时调整充实一线设施农业技术人员,使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大力推行科技承包和技术有偿服务工作机制,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今年,采取每50座温室配备1名农民技术员的办法,由县财政为农民技术员补助15万元,农业局与农民技术员签订协议,负责管理培训农民技术员,实行一年一聘的动态管理。同时,采取举办培训班、电视讲座、参观示范点、召开现场会等措施,对发展设施农业的农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是成立专业合作社,破解产业化经营问题。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主生产经营的原则,在已有4家蔬菜合作社的基础上,今年在每个乡镇均成立蔬菜生产、销售专业合作社,通过培训、宣传等,引导扶持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培育设施农业经纪人和营销流通队伍。同时,采取引进龙头企业、鼓励传统农产品企业拓展生产领域,积极参与设施农业建设、产品保鲜、加工和市场营销等,延伸产业链,建立农户+合作社+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五是增强品牌意识,破解产品销售问题。积极与区内外大企业、大集团联姻,引导农民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蔬菜,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通过挂靠知名企业、精心包装、产品推介等措施,使产品走出家门进入国内外市场。目前,新源县已与山东寿光安莎集团达成建立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的协议,并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新寿蔬菜专业合作社,由安莎集团为种植户无偿提供全程技术服务,并派出6名技术人员常年驻守,采取统一整地、统一育苗、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五统一”方式运行,首批引进的西红柿预计6月投放哈国市场,可使种植户增加纯收入1.51.8万元。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9年0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