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海县支农、稳农、惠农、保农
今年以来,福海县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十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强农政策,从“支农、稳农、惠农、保农”四个方面入手,狠抓农业这一“根本”工作。
一是积极组织申报农业财政项目,落实“支农”政策。农业、财政部门早安排、早动手,重点加强对设施农业、一村一品以及农村市场建设项目的研究筛选论证,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对我县农业的支持。截止目前,全县已组织申报上述重点农业财政项目11个,项目计划总投资2962.8万元,申请资金额度341万元。其中包括,枸杞特色种植等一村一品项目4个(含1个贷款贴息项目);日光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项目4个;农贸产品集散批发交易中心市场建设等农村市场建设项目2个。这些项目的实施,将会提高全县特色农产品种植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水平,提升设施农业科技含量,加快乡级集贸市场改造,推进奎北铁路北屯站货运中心配套项目建设。
二是县财政安排农业生产保险补贴资金50万元,落实“稳农”政策。福海县今年对粮食作物的计划投保面积总计将达到6万余亩,其中小麦0.5万亩、玉米5.8万亩。县财产保险公司为粮食作物设立了300元/亩的成本险和150元/亩的抗旱保险。财政将承担20%的种植业保险费。鼓励牲畜参加保险。对荷斯坦、西门塔尔等优质奶牛,县财政承担20%的保险费(每头保险费总额为280元)。对养殖户个人承担的能繁母猪保险费,县财政年底进行返还。
三是出台21条奖励补助办法,落实“惠农”政策。《福海县2009年推进新农村建设奖励补助办法》中,有21条是惠利农业的。重点补助支持禽类养殖、规模化和标准化生猪养殖、牛羊专用圈舍育肥、自繁自育优质种公母畜建档立卡等。对种植(常规、双收、青贮)玉米、甜菜、苜蓿等饲草料作物的,优先供水,返还30%水费。鼓励残膜回收和新技术、新品种试种及推广。残膜回收的每亩地奖励补助4元。新种植啤酒花每亩补助300元,万寿菊等每亩补助200元。县财政对计划内种植的小麦每公斤奖励收购补助0.1元,返还三成水费。新购的农牧业机械给予20-30%的购机补贴。推广高效节水农业。农牧民在计划内建设膜下滴灌且种植面积在500亩以上的,每亩地补助250元,计划外建设且面积在200亩以上的,每亩地补助200元。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对乡镇引进注册落户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且当年投产、经营效益好的,给予乡镇奖励10万元。对从事大规模养殖、牛羊育肥、活畜市场化交易、农副产品深加工的外来投资者,在土地使用、金融税收服务、项目审批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
四是加大农业财政投入,落实“保农”政策。面对连续第四年可能出现的严峻干旱形势,县财政及早投入15万余元资金,用于购置人工增雨火箭弹,确保紧急情况下,采用人工降雨方式抗旱救灾。抢抓膜下滴灌建设前期工作,先期投入财政资金337万元,用于采购膜下滴灌建设用PVC管材。计划全年实施10万亩膜下滴灌建设任务。拨付前期抗旱救灾专项经费5万元,用于畜牧业雪情勘查、补饲补料以及草地动态监测等。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9年0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