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大果盘” 丰年更飘香——新疆财政大力扶持林果业见闻
近年来随着新疆打造“大果盘”的力度不断加大,全区各地尤其是南疆林果主产区,特色林果业“捷报频传”,林果业正在快速成长为富民强区的重要产业。在全疆共度“古尔邦”节之时(伊斯兰教传统节日,维吾尔、哈萨克族新年),记者来到果农家里,分享他们新年的喜悦,聆听他们诉说又一个新年的变化……
日子比蜜甜
在萨乎提·达吾提家,40岁的主人热情地让我们品尝他为节日准备的炸油馓子、烤馕,还有苹果、香梨、核桃等各种果品……。当问起今年古尔邦节过得好不好时,萨乎提很开心,直说“亚克西!亚克西!”然后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告诉记者:“以前想都不敢想会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据他介绍,2002年以前他家6口人生活很困难,乡里调整产业结构之初,他不愿种果树,村干部给他做工作让他种些苹果,而且把果树苗、化肥、农药等都免费提供。他抱着试试的态度种了8亩果树,从2005年开始他的苹果园开始挂果了,没想到苹果卖的一年比一年好,他家人均收入从2002年的不足2000元提高到今年的4500元以上,总收入达到3万多元,他风趣的说:“今年过年前我又买了第二辆摩托车,加上那辆农用大拖拉机我已经有三辆车了,过大年全家人人都买了新衣穿,呵呵……。”他爽朗的笑声流露出节日的欢乐,丰收的喜悦。
据依干其乡党委书记姚朝平介绍,依干其乡是“中国红富士苹果之乡”,乡里92%都是少数民族,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现在像萨乎提这样逐步富起来的村民越来越多。
近年来林果业已成为新疆财政投入的亮点,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重点,加速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促进农民增收的着力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撑点。
协会“搭起”市场的桥梁
当我们走进57岁的买买提·托乎提大叔家的院子时,他正在擦新买的吉利金刚小轿车。他是新疆林果业发展早期的承包户,94年承包了12亩地种红枣,那时产量低、市场价格也低,一年的纯收入约1.5万元。现在技术好了,产量也上去了,今年亩产已达1吨多,加上市场价格好,他的纯收入也“突飞猛进”到22万元。他感慨的告诉记者:“2007年8月份我就收到了收枣子老板的定金,枣子好卖,抢的不得了。”交谈中他告诉大家,富了以后最感谢的就是政府的政策好,以后要帮助更多困难群众和他一同走上致富路,同时还要搞好民族团结。
据了解,阿克苏实验林场和红旗坡农场作为当地林果业龙头企业,牵头建立了地区苹果、红枣、核桃产业协会,采取“政府出资,协会出面”的运作模式,为不断丰产的特色林果业统一品牌、统一标准,并统一组织到内地办特色林果展销会。再通过本地培养的农村经纪人和营销大户,使优质果品在国内外市场有了好销路,架起了农民和市场间的桥梁,才有了“抢得不得了”的好局面。目前新疆主要林果产区都有类似的果品协会。
由于投资环境好,区内外大企业集团纷纷落户新疆参与林果产业发展,不仅企业创出好效益,也带动农民受益。如今农夫山泉股份公司、汇源果汁等国内著名企业已在新疆的昌吉、霍城等地落户,开展苹果、黑加仑等果品的精深加工。“企业(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科技”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不但带动了新疆经济发展,也为新疆农民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新疆全区新定植林果合格面积102万亩,林果总面积已达1300万亩;果品总产量446万吨,总产值113.6亿元,比去年增长42亿元;农民人均林果收入超过450元,比去年增加60多元。
特色林果业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新疆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南疆,而南疆少数民族人口比例约为88%,其中农村人口约占90%,环塔里木林果业主产区就在这里,支持以特色林果业为主的产业发展对促进少数民族脱贫致富意义重大。
新疆财政厅厅长弯海川说,近年来财政对林果产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两年来新疆财政共投入林果业发展资金6500多万,充分发挥财政“四两拨千金”的作用帮助少数民族走上致富路。从2006年开始新疆财政投入1000万特色林果业发展专项资金,2007年这项资金达到1500万,还增加林业技术推广资金1000万,大部分用于林果业。并组织对农民的林果栽培管理、嫁接、果树病虫害防治等各类培训,科学管理、科技投入提高了产量。今年又新增1200万林果业有害生物防治经费,并设立5000万元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资金,5年内累计达到2.5亿元规模,促使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目前正在探索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龙头企业采用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和建立风险资金等多种形式。通过适当贷款贴息、整合项目资金等措施支持果品贮藏和精深加工企业,同时以资金扶持各种果品协会,让农民种出来的丰收“果实”销得多,销的好。
目前,新疆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阿克苏苹果、红枣、核桃,吐鲁番葡萄等已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指定产品,库尔勒香梨远销美国。2007年,在第二届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博览会上,全疆参展产品多达346种,签约167个项目,签约资金40.1亿元,新疆的“大果盘”正越做越大。
(记者 杨晓程 通讯员 邱文)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8年07月11日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0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