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财税政策叠加给力“最难就业年”
面对今年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天津通过建立“政企校联盟”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政府在质优效益型企业建立大学生见习基地,给予大学生见习补贴资金,提供免费职业培训,发放职业资格鉴定补贴;企业接收大学生上岗见习,增强大学生就业转换能力,为大学生预留工作岗位;高校与企业签订就业安置协议,指导大学生实现就业,财税政策叠加给力“最难就业年”,确保今年天津应届高校毕业生年底就业率达到90%以上。
据了解,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再创大学生就业需求历史新高。今年天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同样包容乐观,该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就业与信息部部长黄郁介绍,天津今年除高职毕业生就业需求与去年基本持平外,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生的岗位需求大幅下降。今年天津高等院校收集的就业岗位总数为34万个,比去年下降了3万个,今年天津高校毕业生预计为14.1万人,比去年增加1.2万人。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结构调整,生产成本提高,大学毕业生增多,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减少,是造成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因素。
近日,天津各有关部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到天津考察时提出的,切实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搞好大学生技能培训,增强大学生就业职业转化能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的讲话要求,制定和完善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措施。财政部门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发挥1850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作用,会同人保和教育部门与2500家企业建立“政企校联盟”,认定一批社会责任感强、经营管理规范、具备一定规模的用人单位作为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提前安排高校应届毕业生到企业见习,实现人才供需提前对接。政府发放见习补贴由780元提高到900元,并给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贴,见习单位为见习高校毕业生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支出的见习补贴相关费用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普通高校毕业学年的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中级工以上职业资格的,给予培训费补贴和鉴定费补贴,经费由财政就业专项资金保障。
为促进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天津大幅提高了大学生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担保贷款额度,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者最高可获得30万元小额担保贷款,并在税收上为大学毕业创业提供支持。一是推进小额担保贷款属地化管理。市和区县两级财政新增投入8700万元,将区县担保基金总规模增加至1.8亿元,进一步提升了担保能力,同一时期可为全市创业者提供最多9亿元资金支持,创业者申请贷款也将更加便捷。二是大幅提高贷款最高额度。新政策规定自主创业、自谋职业者最高可获得3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创业带动就业5人以上、经营稳定的创业者最高可获得50万元的贷款支持,相比原有政策中一般贷款人最高可贷款5万元的规定,扶持创业力度大幅提升。三是加大贷款贴息优惠力度。对小额担保贷款在中央规定贴息最高额度以上且不高于20万元的部分,由市财政按照贴息利率的50%予以贴息。根据本市目前贷款和贴息实际情况测算,新政策实施以后,创业者获得的贴息优惠将增加1倍以上。四是执行多项税收优惠政策。大学生毕业生开办公司,在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税和个人所得税方面均有优惠措施。其中毕业大学生创业从事个体经营(除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广告业、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的,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税和个人所得税。大学生创办的公司一般都是小微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6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大学生今年创办的小型微利企业只要符合上述规定,也可以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优惠政策须毕业生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和《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
天津各高校改变坐等“要人”为主动上门“送人”,组织教师团寻找就业信息和用人岗位,与成长质优企业签订就业需求协定,高校老师亲自带领学生参加招聘活动,与企业面对面推介人才,邀请1000余家企业进校举办招聘会,力荐应届毕业生到高新高质高端企业见习。天津大学成立学生就业指导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一对一就业选择,借助政府财政资金支持,指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拓展学校就业服务渠道。天津科技大学与开发区管委会签署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在泰达集团所属企业建立实训基地,110余家企业招聘涵盖机械、电子、化工、电气自动化、计算机、食品、生物、经管、行政等专业人才。天津财经大学邀请深圳华为、正大集团、中储粮油、锦州银行天津分行、大连银行天津分行、顶新集团等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来校招聘,同时与北京、上海、山东 、浙江等地企业建立人才合作关系,拓宽毕业生就业生就业渠道。天津商业大学向毕业生介绍派遣生流程,宣讲西部计划、三支一扶、预征兵等项目,使学生了解相关政策并参与到国家建设中去。天津外国语大学发挥校友资源优势,举办“校友企业招聘会”,涉及国有大中型企业、外资集团、科研院所、高校和著名教育机构等310家企业,为学弟学妹们提供3500多个工作岗位。目前,本市高校70%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商定了就业意向。
天津力神电池有限公司是财政支持的大学生实训基地,记者在生产车间见到了天津工业大学毕业生冯紫竹,小冯说:“我到公司见习已经三个多月了,工作岗位是产品集成压模生产线,在这里我参加了三次技能培训,收获很大。见习期间有900元的津贴,转正后基础工资3000多元,企业发‘五险一金’,每天上下班有班车接送,我愿意与公司签订工作合同。”力神电池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主管翟冲说:“本科毕业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经过技能培训,他们很快就能掌握岗位操作技能,毕业后公司可以马上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今年公司已经预留了100个技术性高的岗位,专门安置大学生就业,我们欢迎大学生到力神实现初级梦想!” 在开发区泰达酒店就业见习基地实习的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应届毕业生谢林告诉记者:“都说大学生现在找工作难,但在见习基地里我看到了希望,找到了今后发展的方向。”已在联盟计算机服务天津公司见习基地成功就业的几名毕业生,深深感谢就业见习制度给他们带来的就业岗位。联盟计算机服务天津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说,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这种形式非常看好,这样企业可以通过实习来考查学生,从中筛选到自己满意的员工。在见习基地招用临近毕业的大学生,可以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岗位技能和知识,而在此期间企业与大学生之间是实习关系,不用签订劳动合同,而且政府还为大学生就业提供补贴。对用人单位而言,解决了招聘员工不能迅速适应岗位的难题,还能让企业以较低的成本招到切实符合企业需要的员工。据悉,政府确定的大学生见习基地企业,均与协作学校签订了对口安置协议。
天津市财政局有关负责人士认为,改善民生首当是就业,保障就业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政治问题。面对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财政需要做大“蛋糕”,为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的择业机会,财政还要分好“蛋糕”,为大学生就业和自主创业提供支点,大学生还要转变就业观念,寻找个人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今年市财政安排就业补助预算12.4亿元,主要用于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就业职业培训、社会保险补贴等各项促进就业的项目支出,确保今年本市应届高校毕业生年底就业率达到90%以上。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3年0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