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区念好“四字诀”抓实“四个一”
以减税降费为高质量发展助力添翼
近年来,减税降费力度逐年加大、效果持续提升,企业和人民的获得感显著增强,实体经济不断巩固壮大。成都市双流区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减税降费决策部署,交出亮眼“成绩单”。2019年以来,全区减税降费全口径74.91亿元,企业充分获得政策红利。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6.7%,增速排名成都市中心城区第一,企业经营情况明显好转,规上工业企业营业利润同比增长98.1%。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发展阶段下,双流区创建“四字诀”服务理念,推进“四个一”工作方式,全面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构建结构优化、创新引领的新发展格局,让减税降费的“真金白银”切实惠企利民,加快实现共同富裕,推动“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突出“优”字建机制,坚持“一盘棋”统筹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减税降费工作,从健全机制入手,强化全流程安排部署,财政、税务等部门当好“护航员”,纵深推进减税降费落地落实。一是建立组织协调整体联动机制。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区级减税降费工作领导小组,财政、税务、人社、医保、市场监管等跨部门协同联动,形成“区领导+财税部门+行业主管部门+镇街(园区)+财税所”五级联动服务工作体系,制定年度工作任务清单,设立政策实施、服务宣传、督查督办等专项工作组,统筹推进减税降费工作。二是创新完善服务管理机制。制定实施《减税降费政策措施服务宣传工作方案》,落实首问责任、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18项服务制度,设立减税降费咨询专岗,全方位服务纳税人缴费人;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投诉快速处理机制,实现当日接收、当日转办,主管税务机关专人全程负责调查核实办理;建立小微企业等热点问题处理机制,组织开展需求问卷调查,做好问题研判、处理和意见反馈工作。三是健全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建立线索共享、案件协查等机制,统筹“12366”纳税服务热线、市长信箱(公开电话)、双流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内外监督投诉渠道,安排专人负责减税降费投诉举报管理。每年聘请20余名纳税人代表作为减税降费“第三方监督员”,定期开展“点穴式”“体验式”监督,与纪检监察部门联动对减税降费办理流程、审查机制等进行抽查,确保审查受理率100%。
二、突出“暖”字抓落实,做好“一揽子”服务
创新开展“春风送暖”系列活动,持续创优服务举措,将减税降费政策“好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让每一个市场主体和纳税人感受“双流温度”。一是打造“宣传品牌”实现全覆盖。依托双流空港资源,打造“航空税宣特色品牌”,深入机场开展减税降费政策专题辅导,联合多家航空公司在204架飞机上播放政策宣传视频,擦亮减税降费政策空港门户名片。“线上+线下”同发力,线上策划《双流税务小姐姐给你发红包了》主题微动漫、微课堂视频,开设FM1009“空港之声”减税降费特别频道,搭建“企业咖啡时”政企交流平台,开展“税企连心、见屏如面”直播培训,发送提示短信194万余条;线下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小区,借助快递小哥、出租车司机等力量投放宣传折页、海报等资料17万余份、政策汇编3万余册,确保减税降费优惠政策全覆盖。二是推行“智能服务”实现新突破。全面推行“非接触式办税”,实现9大类255项业务“最多跑一次”,持续扩充“一次不跑”和“全程网上办”清单。自推动智能服务一体化后,非接触式办理率上升至97.23%,等候时间从10分钟缩短至2分钟;推行“容缺受理”模式,实现全类型企业退税1.5个工作日内完成;2019-2020年为4642家企业提供社保经办线上“自助式”服务,降低社保费28亿元,企业满意度持续提升,国际化营商环境连续两年进入成都市优秀列次。三是创新“便捷服务”实现广延展。持续开展企业“包联走访”,推出“春雨润苗、双流在行动”系列活动,对重点企业实现“一对一”专业服务,对7000余户中小微企业建立对口联系、定期走访、集中调研工作机制,集中化、定制化、个性化解决企业问题。在包联人员走访四川新易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时,财务负责人感触很深,他说:“多亏了包联人员定期上门走访和实时辅导,4353万元的增量留抵退税款第一时间就打进了我们公司的账户,为我们平稳运营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突出“实”字添效能,推动“一体化”发展
不折不扣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以有温度、有力度、有速度的举措帮助各类市场主体减轻负担、享受红利、迸发活力,加快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助推双流经济全方位高质量发展。一是持续输血,保障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动力。为减轻高新技术企业负担,执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技术转让所得企业所得税减免等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加大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绿色能源等重点产业扶持力度,2019年以来投入产业发展资金33.91亿元,有效促进高科技企业加大研发支出,提升核心竞争力,踏上发展快车道。2019年以来,双流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5户,实现税收15.28亿元。其中,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将减税降费节约的资金投入研发和扩建,在双流打造全球首个10GW电池基地,建设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生产线,预计年平均营收100亿,平均年利税总额4.9亿元;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是双流区电子产业的头部企业,2019年以来,双流区为中电熊猫办理进项增值税退税17.4亿元,减轻企业负担,助力创新创造,打造建设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引擎。二是跟进帮扶,帮助中小微企业轻装上阵。减税降费政策出台以及“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有力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使之成为推动双流经济发展的“生力军”。2020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5922户小微企业享受减免税款2.27亿元,今年1-7月,全区7073户企业享受小规模纳税人3%征收率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的减征优惠,累计减征税额0.76亿元,有力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推动实现“稳就业、促创业”的良好格局。四川中衡科创安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安全检测和环境检测的第三方技术服务公司,公司为小规模纳税人,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小规模纳税人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这项政策对我们的帮助太大了,光2020年一年,公司增值税税负就下降了1/3。感谢国家的好政策,实实在在为企业减轻了负担,解决了困难。”三是放水养鱼,用收入“减法”换效益“加法”。从短期看,减税降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财政收入增幅,但从长期来看,能够“放水养鱼”培植财源,给市场主体创造更大发展空间和更多活力,实现“强经济”与“稳财政”双丰收。今年1-7月,全区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9931户,同比增长70.9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7亿元,同比增长16.8%。得益于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位,双流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提升,市场信心也越来越足,盛屯集团西区总部基地项目、澳康达西南中心项目等多个项目最终决定落户双流。澳康达集团财务负责人说:“双流区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力度很大,决心很实,服务很到位,各项服务都站在企业角度考虑,我们对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干劲十足,决心在双流把企业做大做强。”
四、突出“控”字防风险,做实“一张网”管控
强化跨部门工作联动,积极推行“大数据服务、大风险导向、大平台支撑”的三位一体工作新举措,推动风险排查系统化、精准化、常态化,做到风险整体可控。一是编制大数据模型,精准提示风险。建立减税降费风险指标模型,包括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应享未享等,定期进行数据扫描,通过推送提示提醒,实施政策辅导等方式,让政策精准落地落实。二是巧用“5C”征管指标,实时检验成效。筛选锁定“应享未享”和“不应享已享”纳税人名单,对符合享受税收优惠条件而未享受的,实行“责任制+清单制+限时办结制”,辅导纳税人进行更正申报,确保优惠政策直达快享;对违规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积极推行“提醒纠错制”,帮助纳税人规避涉税风险。三是建立多部门平台,联动排查处理。财政、税务、人社、医保等部门不定期开展减税降费政策风险抽查,将抽查工作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全面梳理各项政策落实风险问题,形成整体应对建议,督促各部门逐项对照检查,点面结合防范纳税人政策优惠应享未享等风险。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1年10月11日